寶寶到底在哭什麼?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初為人父母者,最常也最早與寶寶的接觸方式,除了抱撫之外,恐怕是啼哭了。能夠以聲帶發聲的動物中,再也沒有比人類寶寶的出生後啼哭,更可以表達出不同的內在需求或外在原因了。雖然大多數的媽媽們,都會很快地學會藉著寶寶所發出的聲音音頻高低及表情變化,分辨出孩子的喜怒哀樂,然而仍有許多父母深受嬰兒啼哭的困擾。因此,希望藉由本篇能為育兒中的父母,做最有效的解答與幫助。
寶寶為何哭不停?
小萱是個一個多月大的小女嬰,已有連續一週夜間哭鬧不止,媽媽帶來醫院檢查才發現她得了腸絞痛,醫師詳細向媽媽解說後,交代媽媽仔細做腹部按摩消脹及安撫的動作後,就讓他們回家了。在門診同時,另外一位約五、六個月大的男嬰,也是因啼哭不已而來檢查,但他併有血便出現,醫師檢查後認為有腸套疊的可能,需馬上施予治療,否則會有腸子壞死的情況;看到這裡,您會不會覺得一樣的啼哭,差別何以會如此大呢?
啼哭背後的原因
所有的嬰兒都自然地以哭聲當成唯一與外界溝通的管道。哭聲通常可以表示飢餓、口渴、疲倦或不舒服。但是仍必需小心,若是嬰兒啼哭無法安撫,較平常持續更久,或者音調與平時迥然有別,即應注意是否有潛在疾病。
我們將啼哭原因依種類不同分為四種:
-
生理需求無法滿足。
-
心理上的需求。
-
身體疾病的表現。
-
外在原因。
家長應該重視並且了解的是,生理需求的因素最為常見,而第3及第4種的身體疾病及外在原因,則最需要先予以排除,也最容易因疏忽釀成巨大災難(例如因腹股溝疝氣造成箝塞,卻因未察看尿片而當成腸絞痛,導致數天後腸子壞死)。若從年齡做嬰兒啼哭原因的探討,也可以有助於快速判斷最具可能的病況,而可早日診斷與接受治療。依年齡分成3階段(附表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除了生理及心理因素外,不同年齡常見的啼哭原因是明顯不同的。
從哭聲探知一二
應先排除急症的可能性
依症狀給予治療
兒科醫師的建議
以上林林總總的說明各項嬰兒啼哭原因及臨床表現,應可提供家長很好的參考及做為處置的依據。我們仍提醒以下數點:
* 應立即就醫者──
-
夜間突然大哭:疑為發燒、脹氣或中耳炎。
-
黃昏及夜晚厲害啼哭:考慮母乳分祕不足,或若哺乳正常,疑為皮膚發癢或腸絞痛。
-
間歇性哭:一陣激烈啼哭後又平靜,且反覆出現,可能是腸痙攣的絞痛。
-
持續大哭:食慾也明顯減退,要懷疑脹氣及中耳炎疼痛引起。
* 安排兒科醫師檢視──
常在餵奶後啼哭起來:多發生在三個月以下寶寶,因腸胃發育不佳,造成腸脹氣而不舒服。
* 可以放心而不必進一步檢查──
包括:餵他喝奶,食慾很好(飢餓);未到喝奶時,餵予稀釋果汁即停止哭泣(口渴);環境改變或帶養者不同導致啼哭(害怕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