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症候群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陳永綺

川崎症候群是一個在小兒科中不能疏忽的疾病。它的可怕是因為會侵犯心臟與冠狀動脈,如果沒有在早期就診斷出來,即時的用藥治療,心臟血管的併發症將會帶給小寶寶終身的不便,更會無情的帶走小生命。

發燒的性質

發燒是每個人都可能出現的症狀,持續的高燒不退更是讓父母親抓狂的事。發燒可以分為不用擔心與需提高警覺兩個方向來說明。
  1. 不用擔心的發燒
    一般性病毒感染的發燒是不用太擔心,通常三天左右就會被藥物控制住,隨之而來的明顯症狀,大多數就已經能確定診斷。大部分的發燒屬於這種不用擔心的發燒,發病的病程也不用擔心,如流行性感冒病毒、玫瑰疹等等的發燒就是。

  2. 需提高警覺的發燒
    超過五天的發燒或是合併有發燒性痙攣,是不尋常的,必須提高警覺。這樣的發燒,必須要好好的檢查與評估,看看是否為化膿性扁桃腺炎、其他病毒染感或細菌感染引起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等的併發症,或是因潛在疾病,如癌症等引發的感染,還有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情形,川崎症候群就是其中之一。

川崎症候群的症狀
川崎症候群是日本川崎先生在一九六七年,首先發表的疾病,主要是因為持續五天的高燒不退,加上咽喉紅腫發炎(草莓舌、嘴唇紅乾且有裂痕)、沒有分泌物的結膜炎、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腳掌紅腫或四肢皮膚起疹子,出現這其中的四個症狀時,就可以確定診斷為川崎症候群。

大約兩個星期左右,手腳會出現脫皮的現象,通常是在指尖。肛門周圍也會有脫皮的情形。在脫皮的症狀出現時,才診斷出來為川崎症候群就有可能已經發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失去了黃金用藥時間,後遺症與死亡率是大大的提高。因此,早期懷疑,早期診斷出來是必要的。

發生率、年齡與性別
發病的年齡,以嬰幼兒為主。六個月到小學的男女孩童都有病例報告,大多好發於六個月大至一歲以內的小孩,一歲以後發生率就急劇的降低。統計報告中,四歲以內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以男孩為多。東方人種的發生率較多。

檢查與治療
抽血檢查,可以發現白血球數目增加、些微的貧血與血小板過多,肝功能、膽固醇、發炎蛋白指數升高與黃疸等現象。這些不正常的數值,將會持續六到十個星期。因此,需要做追蹤檢查直到正常為止。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與口服阿斯匹靈,是最主要也最有效預防與治療心臟疾病發生的方法。如果有合併冠狀動脈的病變時,需長期服用阿斯匹靈,一般約六個月到兩年的時間,並定期心臟超音波檢查,直到完全正常為止。若較嚴重的,如心肌梗塞時,也許需要手術治療,以維持心臟功能,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結語
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川崎症候群」是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疾病,它會因為沒有在黃金時間內即時的診斷與治療而產生心臟不可恢復的後遺症。因此,絕對要小心為妙,才不會遺憾終生。

 

 

蝶豆花、洛神花...等農產品訂購

 
育兒生活雜誌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