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對寶寶的營養價值
採訪/林明佳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李青蓉
魚與豬、牛、羊等家畜類相比,肉質較嫩,寶寶的腸胃比較好消化吸收。魚含有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是DHA和EPA,已經證實對人體大腦發育、減輕過敏、幫助視力等具有一級棒的功用!家長們平常可以多用魚肉製作副食品,讓寶寶多攝取魚類,但也要挑選新鮮魚類,並盡量用蒸、煮的烹調方式,才能讓寶寶吃出“頭腦聰明、骨骼強壯、眼睛雪亮”喔!
魚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食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指出: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魚油、維生素B群、維生素A、D、E、碘、鉀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其中,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體建造與修補組織;鉀離子可維持人體鈉與鉀的平衡;維生素A、D、E有助於視力、牙齒、骨頭、皮膚黏膜等生長發育。魚油內含的DHA與EPA更是超強營養素,可促進腦部發育、減輕過敏與發炎症狀、增強免疫系統等;並被廣泛應用在成人保健食品上,用來抗血栓、降血脂。
魚肉好消化易吸收
李青蓉表示魚肉非常適合幼兒及老人食用,因為魚肉富含優良的蛋白質,相較於畜肉,脂肪含量相對較少;熱量也較低。此外,魚肉的蛋白質肌纖維構造比較短,結締組織也比較少;肉質較為細緻、好入口,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基本上寶寶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吃魚了;若擔心寶寶對魚會過敏或不適應,則等到約8∼10個月大時再攝取也無妨。而寶寶要吃多少魚才適當呢?建議參考衛生署的「幼兒期每日飲食指南」。
吃魚好處多多
魚貝類中,含有相當豐富的EPA及DHA,但豬肉、牛肉等牲畜類則幾乎沒有。所有的魚都含有EPA和DHA,但其含量受到環境、魚種影響而不一,DHA及EPA特別豐富的魚類,包括沙丁魚、鮪魚、青花魚、秋刀魚等。魚不只對腦部正在發育的幼兒有好處,對於孕婦、哺乳媽媽、學齡青少年、中老年人或是癡呆症患者都有益處。
-
幫助腦部發育:
DHA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使腦神經細胞間的訊息傳達順暢,提高腦細胞活力,增強記憶、反應與學習能力;並能預防、改善老年癡呆症狀。
-
減輕過敏與發炎症狀:
EPA及DHA具有抑制過敏反應的效果,如異位性皮膚炎,可減輕過敏症狀;還可減少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情況。
-
使眼睛明亮有神:
魚類中的牛璜酸,可抑制膽固醇合成、恢復疲勞,更可使視力變好。DHA可強化視網膜上之感光細胞對光的反應,並維持大腦皮質視敏度的刺激反應,具有維持視力的功能。
-
改善免疫系統:
對於紅斑性狼瘡,魚油可以減緩症狀、增強免疫能力。
-
減輕憂鬱症狀:
深海魚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D等,多吃魚,可以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改善憂慮症狀、預防精神分裂症。
-
降低膽固醇:
EPA、DHA可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有助維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還可減少中性脂肪、改善高血脂症。
-
防止血栓形成:
EPA可使血液不易凝固,預防血栓形成所引起的心臟血管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成人病,具保護心臟的效果。
-
抗癌作用:
DHA和EPA可抑制癌細胞增殖轉移與蔓延,降低癌症死亡率(乳癌、大腸癌、肺癌、子宮癌等)。
李青蓉提醒不新鮮的魚會引發過敏,因為腐敗的魚含有組織胺,容易引起體內的過敏抗體反應,因此魚一定要挑選新鮮的。一般而言,活魚當然是最新鮮的,但市場、超市販賣的多為為冷凍魚肉,因此建議從魚的外觀、味道以及觸感,來分辨魚的新鮮度。此外,給寶寶吃的魚,宜挑選刺少、肉質細嫩的魚,料理時一定要小心將魚刺剔除乾淨,以免魚刺卡住咽喉;並把煮熟的魚肉搗碎,方便寶寶進食。
建議在準備魚類料理給寶寶食用時,以清蒸、水煮的烹調方式為宜,少用油炸,一方面是因為油炸對於寶寶來說過於油膩、燥熱;二來是油炸後會使肉質變得比較硬,加上油又會延緩胃的排空,不利寶寶消化。像是清蒸鱈魚、魚粥、魚丸、魚湯、青菜炒魚片等,都是適合寶寶的料理食譜。也提醒家長們,由於魚本身就有鹽份,因此調味不宜過重,適量即可;或以醬料、湯汁芶芡的方法調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