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寶寶哭聲涵義
採訪/林明佳
諮詢/奇美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 蔡友謙
歷史故事中孟姜女哭倒長城一角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其哭聲是否真具有那麼強大的威力尚待考證,但無庸置疑的是,寶寶撕心掏肺地大哭,已足夠讓作為媽媽的肝腸寸斷。寶寶出生後與父母親第一個用來溝通的語言就是「哭」,所有的千言萬語都化成串串的淚珠和兩行鼻水,伴隨驚心動魄的哭聲,宛如一枚炸彈爆發,經過多次合宜的危機處理後,親子間的默契與信任也才會更上一層樓。
哭•寶寶唯一的溝通語言
新生兒一整天的活動不外乎是進食、排泄、睡覺和探索環境,而「哭」是寶寶與外在世界溝通的唯一語言,寶寶用哭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或需求,於是尿布濕了就哭,肚子餓了也哭,想睡覺也要哭,想要抱抱…不用說也是哭就對了,讓人懷疑眼前這個寶貝簡直是「磨娘精」來的!
根據「哭泣曲線」(the crying
curve)顯示,寶寶出生後的2∼3個禮拜,哭泣情況會開始增加,於第6∼8個禮拜達到高峰,然後在第12個禮拜之後會慢慢減少,一般而言,1∼3個月大的寶寶處於哭得最兇的階段,而且常常沒來由的突然哭泣(即找不到哭泣原因),不管家長如何安撫可能都沒用。生理需求
-
我餓了
觀察指標:哭聲較短,頻率較低,起伏較大。
What to
do:媽咪可以將胸部或奶瓶靠近寶寶嘴巴,看他是否會自動把嘴湊上,有時候可能在餵奶時寶寶暫時仍止不了哭泣,媽媽這時應繼續哺餵,孩子吃飽了自然就不會哭。
-
我不舒服
觀察指標:可能因為遇到突然的冷熱刺激或尿布濕了,甚至只是被蚊蟲叮咬而已,都可能會引起寶寶啼哭;這種哭聲初時聲音較大,之後逐漸變小,而且易有全身躁動不安的表現。
What to
do:每個孩子對尿布的感受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尿布濕一點就會嚎啕大哭,這時家長可檢查尿布是否該換了,或是依溫度變化來添加或減少寶寶的衣物。
心理反應
-
「我好無聊」或「我好累」
觀察指標:音量較低、有一陣沒一陣的無力哭聲。
What to
do:如果寶寶本來在嬰兒床,或是自己玩時,忽然哭了起來,可能代表他很無聊,希望您能陪伴他;有些父母會觀察孩子的舉動,並讓孩子試著獨處,有些則會馬上到孩子身邊,幫孩子換個環境或是拿新的玩具給他玩。若寶寶是因為睏意而哭泣,父母可用眼睛注視著孩子,等待他自己冷靜下來,或是將他移到床上睡覺。
-
我好驚
觀察指標:聽到突發性巨響(如:關門聲)、受到驚嚇(如:來到新環境、被陌生人抱著),都會突然抖一下然後放聲大哭,哭聲音量大、有節奏。
What to
do:給孩子1∼2分鐘,看他是否有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若無法,家長可以抱起寶寶,輕聲安撫他不安、害怕的情緒。
-
媽咪快來救我
觀察指標:尖叫或是高音頻的哭聲。
What to
do:寶寶可能是害怕或是情感上失去控制(如:小哥哥過度興奮,進而無意中驚嚇或弄疼寶寶),家長趕過去安撫寶寶的同時,除了做全身檢視外,並查看是否可能為周遭的人、事、物所造成;此外,也要小心有可能是寶寶生病了(如:發燒、耳朵痛、胃不舒服等)。
-
我好生氣
觀察指標:傾向於狂暴地嚎啕大哭,合併握拳、蹬腿等激烈肢體動作。
What to
do:可能是媽咪把玩具從他手中拿走,寶寶因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走而哭泣;或是感到被欺負,因而生氣哭鬧,以上狀況均為小寶寶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並不能稱為無理取鬧,建議可先拿玩具跟寶寶交換,而不是一下就把他的玩具抽走。
病理狀況
觀察指標:當孩子的哭聲呈現高亢尖銳或是低鳴哀哭,明顯異於平常的哭聲;並合併其他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像是活力減低、食慾不振、精神不好等,這時很可能是已經生病的徵兆,相信這時候作為媽媽的人,一定能察覺到孩子的不對勁。
What to
do:蔡友謙醫師表示,各種疾病的哭聲特性不同,父母應該觀察孩子哭聲的特徵與規律,到醫院看病時才能向醫師描述症狀,作為醫生診治時的參考及判斷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