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神經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熱性痙攣  

文/馬偕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小兒神經科主任 何啟生

熱性痙攣的發生,約有一半是源自於遺傳,據統計,一般發生的機率約百分之三左右,情況非常普遍。家長平時若能學會緊急處理方式,在寶寶發作時,不僅能免於恐慌,更能保障寶寶的健康。本篇文章,將為您詳細解說「熱性痙攣」,並教導家長一些必備的急救招數!

體溫升高造成的抽搐
談到抽搐或痙攣,大家腦海裡一定想到患者發作時的恐怖景象:兩眼往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舌頭被咬出血、口吐白沫,有時也會發出類似豬羊的叫聲、四肢一陣一陣地抽動、完全不省人事,病人似昏睡過去,持續幾分鐘後,才漸漸醒過來,且病人對先前發生的事大都毫無記憶,這是大發作的典型症狀。
熱性痙攣是小兒神經專科門診最常診治的疾病,它的發生是因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腦神經的功能仍不是很穩定,會隨著體溫的急遽升高而引發抽搐的現象。因此所謂熱性痙攣是指幼兒在急性體溫升高至某程度而併發之痙攣,但不包括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如腦膜炎或是腦炎而引起的抽搐。根據統計,熱性痙攣的罹患率很高,每一千個五歲以下之兒童,有過熱性痙攣一次以上者,約有19至36人,一般約為百分之三左右,這也就是它為何如此常見的緣故。

熱性痙攣之病因
引起熱性痙攣病童發燒的疾病,最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含扁桃腺炎),其次為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還有輪狀病毒腸炎、赤痢、尿路感染等。所以小兒科醫師在處理這類病人時,不但要將抽搐停止,也要找出引起病童發燒的原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熱性痙攣之家族性遺傳傾向很大,經詳細詢問,約有一半的病童,其家族中的親戚有相同的病史。好發年齡的分佈主要為6個月至5歲間,最易罹患時期為6個月至3歲之間,最高峰為周歲左右。所幸,絕大多數的小孩在滿五歲以後就不會再發作,所以嚴格說來,熱性痙攣並不算是癲癇,不需要長期治療。

寶寶屬於單純性or複雜性熱性痙攣?
熱性痙攣的發作時期,80%左右是在發熱24小時以內發生,發生抽搐之情形大多數為全身性的大發作,發作的情況就有如前述小明發作時的樣子,而發作的時間5分鐘以內約佔一半,大部分在15分鐘以內。臨床上將熱性痙攣的發作分為單純性以及複雜性熱性痙攣,單純性的熱性痙攣包括以下三項且都要符合:(1)全身性發作(2)此次發燒只有一次發作(3)發作持續的時間小於15分鐘。反之,不符合上述之任何一項者,則稱為複雜性熱性痙攣。複雜性的熱性痙攣將來變成癲癇的機會比單純性熱性痙攣高。熱性痙攣再發之次數,依學者的統計,有三分之二的患童均在三次以下,它的總再發率為30至40%。一般而言,發生了第一次後再發生第二次的機會約為三分之一;而再發生第三次的機會是二分之一;又再發生第四次的機會則為三分之二;發作次數越多,再發的機率就越高。

再發生熱性痙攣的危險因子包括:
  • 低社會層次

  • 發生年齡小,一般是指小於一歲

  • 有家族史

  • 神經發育異常

  • 複雜性熱性痙攣

  • 發燒度數不高。

熱性痙攣之患者,在發作時及發作後數日,大多數呈異常腦波,今日已知道熱性痙攣急性期之腦電圖,其異常程度與發熱的高度、抽搐之持續時間,以及發作時之抽搐型態有關。但一般在一星期內異常腦波會消失,所以熱性痙攣的病患施行腦波的時間要排在發作後的一週到10天以後。如異常腦波持續太久(大於10天以上)或後來出現異常放電腦波,則將來成為癲癇的機會較大。

小心!有下列情況請迅速就醫∼

  • 痙攣發作後無法開始呼吸。

  • 一次痙攣發作後馬上接著另一次發作。

  • 病人發作時撞傷或導致其他外傷。

  • 這是病人第一次痙攣發作。

  • 痙攣發作時間超過五至十分鐘以上。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詳文請見10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