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找個家庭醫師
採訪/陳雯琪
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健診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林英欽
替寶寶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醫,讓寶寶平安長大!對新手爸媽來說,寶寶似乎永遠有新狀況,寶寶吐奶了,怎麼辦?寶寶過瘦,會不會影響發育?一連串的問題,把爸媽搞的很頭痛,如果您能及時替寶寶找到一個「品質優良」的家庭醫師,所有的煩惱,可能就會通通不見了!
家庭醫師不可少 健康有保障
家庭醫師可說是家庭健康的守門員,怎麼說呢?小朋友出生後,生活上拉拉雜雜的事情很多,所以父母需要一個隨時可供諮詢的窗口,家庭醫師就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假設全家能共同擁有一個家庭醫師,對於家族遺傳性疾病較能全盤掌握,比較能對寶寶病情做前因後果的推論,也就是說能由父母的病歷摘要,找出家族延續性疾病,對寶寶不尋常的病痛,做出迅速的反應,對寶寶的健康助益良多。舉例來說,假設父母尿酸過高,小朋友則可能有幼年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毛病。
媽咪你知道嗎?到家醫處看診還有一個保障,即減少寶寶與病童混雜的時間。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小兒科多半充斥著病童,相對的病菌也較多,所以如果寶寶只是要做例行性檢查,及施打預防針,選擇前往家醫科就診,還可避免小朋友與一般病童共處一室,減少其遭病毒感染的機會。
小兒科vs.家醫科 如何分類?
面對林林總總的小兒分科,媽咪很容易搞混!不少媽媽都有一個疑問,家庭醫師和小兒科醫師到底那個重要?小朋友如果生病了,該選擇小兒科,還是家醫科?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肯定的答案,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健診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英欽建議,宜採雙軌方式,即二者兼備,是最恰當的模式。
林英欽說明,baby出生與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一定有不少疑問,小至營養、大至疾病等,如果您能擁有一位統合專家──家庭醫師,可適度給您建議,並對寶寶的疾病做統整,不是很方便嗎?如果碰到較為專門、棘手的問題時,交給另一位小兒專科醫師來護理,對小朋友來說,是雙重的保障。一般來說,小兒科多是針對寶寶特殊疾病的部分,而家庭醫師則是全人醫學,含括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舉個例來說,如果寶寶平時狀況良好,只是進行例行性檢查,就可找家醫,但如果某天突然拉肚子,狀況嚴重,就顯得不尋常,此時媽咪可找小兒專科醫師,檢視是否身體出狀況了。
找家庭醫師 條件仔細瞧
醫院、診所四處林立,實在是叫人眼花撩亂,究竟醫師需具備那些條件,才能當稱職的家庭醫師?年紀大、經驗豐富的才好?找名醫,寶寶才有保障?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雖然每個人的需求略有不同,但有幾個原則,您一定得注意,抽空參考,對您及寶寶有益無害喔!
媽咪醫學常識 不可少
門診中,常遇到一種情況,媽媽早上才帶小朋友看了某位醫師,下午覺得無效,馬上又換一位醫師診治,其實這是很要不得的行為,平時如果能替寶寶找一位值得信賴的醫師,並多涉獵與兒童有關的疾病,對疾病的演變過程,及併發症有大略的了解,較不易慌亂、緊張,也能省掉不少看診的金錢及時間。提醒您,當個盡責的父母親吧!不要一股惱地,將小孩的大小毛病,都扔給醫師解決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