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及寶寶中藥選擇大探索
採訪撰文/程裕蕙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婦幼醫院中醫科 莊雅惠醫師
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 吳明珠醫師
台中臻品中醫醫院院長 陳勇利醫師
懷孕期間身體不適是最讓準媽媽頭痛的,擔心影響腹中胎兒的健康,大部分的媽咪都選擇忍耐,如果實在是非常不舒服,很多人還是不敢吃西藥,被認為藥性溫和的中藥,成了許多媽咪的選擇。
中醫師強調,雖然中藥對於安胎、水腫、貧血甚至感冒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但是孕婦服用中藥還是會影響胎兒,一定要經過合格的中醫師診斷、處方,才可服用。
至於剛出生的小寶寶能否服用中藥,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台北市立婦幼醫院中醫師莊雅惠表示,剛出生時,如果有過敏體質或夜啼(日夜顛倒)、脹氣、溢奶等毛病,都可以用中藥治療,但千萬不要自行抓藥或是聽取坊間的偏方,如餵食寶寶吃八寶粉等,一定要請教過合格的中醫師,才可以給寶寶食用。
【PART1 準媽媽服用中藥TIPS】
台中臻品中醫醫院院長陳勇利醫師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懷孕前四週,胚胎尚未著床,服藥比較不會影響胎兒,,胎兒在4到12週時正形成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四肢及五官,12週以後則是胎兒的生長期,此時服藥要相當謹慎。
那些藥物對胎兒可能會有影響?目前西藥有比較明確的規範,將藥物分成A、B、C、D及X五個等級,A級藥物是最安全的;中藥在胎兒藥物的安全性規範上則較為不足,一般而言,中藥雖然副作用較低,但還是要經由中醫師處方,謹慎使用。
BOX:孕媽咪審慎服用的中藥
中藥種類 可能發生的後遺症
麝香、牛黃 具有墮胎作用
馬兜鈴、關木通、細辛、青木香 腎毐性藥物
人參、肉桂 補益類藥物,過度使用導致孕婦上火
紅花、川七 理血類藥物,有導致流產與早產之虞
砂仁、青皮 行氣類藥物,過度使用有早產之虞
車前子、滑石 去濕類中藥,過度使用容易影響胎盤循環
地龍、僵蠶、紫草、乳香、烏賊骨、蟾蜍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複方中藥(多種中藥組成)如小活絡丹、牛黃解毐丸等 容易過敏
調理宜視孕期體質和病情
中興醫院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活血化瘀的藥物容易影響子宮收縮,千萬不可服用;如薏仁最好不要食用,因為薏仁具有利濕消腫的作用,對於胎氣弱的孕婦,可能造成早產或流產。
高量的當歸也不宜使用,當歸具有活血效果,太多當歸會造成孕婦燥熱;人參是中國人常用的補品,由於人參種類眾多,孕婦服用要特別小心;紅花也是具有活血效果,太多容易造成流產,但即使少量都不建議使用。因為每一位孕婦的耐受度不同,總之在懷孕期間服用任何中藥,都要經過醫師診斷。
莊雅惠進一步指出,孕期間罹患感冒、害喜、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都可以由中醫根據孕婦的體質和病情,開給平和的中藥或藥膳調理,但為避免影響胎兒,切忌自行服用。
珍珠粉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根據中醫的飲食原則,氣虛、血虛、陽虛的孕婦,儘量少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可與蔥、薑或羊肉等一起煮,降低其寒性,孕婦在吃過寒涼水果或冰冷食品後,可以龍眼茶或金桔紅棗等溫熱食品中和。
陰虛者則不可食用過量溫熱食品,莊雅惠特別提醒,有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體質的孕婦,應少吃芒果、芋頭、香蕉、荔枝、桂圓、帶殼海鮮、草菇。鳳梨、章魚等容易誘發過敏食物。
民間認為吃珍珠粉可以為胎兒美白,莊雅惠說,珍珠粉性寒,只適合體質燥熱的媽媽,但即使媽媽體質較熱,卻不知道腹中的胎兒體質是冷還是熱,所以不要隨意服用,如果一定要吃,建議加入山藥一起服用。
中興醫院中醫師吳明珠也指出,珍珠性寒墜,有前置胎盤或早期子宮收縮者,千萬不可服用,要服用者,應在懷孕六個月以後,且要加入提氣藥品。
【PART2 孕前∼月子正確服用中藥】
孕前調理也要視當下體質而定
坐月子要均衡營養、避生冷
剖腹產與自然產調養大不同
【PART3 嬰幼兒可否服用中藥?】
初為人母者最關心的就是寶寶的健康問題,一般人的觀念是,西藥在治療疾病,中藥在保養身體,莊雅惠指出,其實有些慢性病靠中藥治療可能效果更好,副作用也較低。
但是剛出生的小寶寶能否服食中藥,這個問題困擾許多媽媽,莊雅惠說,中藥副作用低,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小寶寶而言,當然比較好,如果寶寶怕苦,可以將中藥與食物結合作成藥膳,兼顧美味與療效,讓寶寶容易吸收。
注意小兒服用禁忌
燉藥或藥膳宜於寶寶6個月後
合格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
莊雅惠強調,中藥最大的優點就是既可治病又可養身,還可以做成美味可口的藥膳,中藥的劑量會依據個人體質(虛、實、寒、熱)做調整,副作用極低,藥性十分溫和,不但可以緩解解西藥的副作用,有時還可以加強西藥的功效。很多人擔心吃西藥的同時能否吃中藥,莊雅惠認為,只要請教過醫生,將吃藥時間錯開,基本上是安全的,有時還會有加乘效果,但目前礙於法令規定,中藥還不能製成針劑或點滴,而苦澀的藥味,又常讓寶寶產生抗拒,增加餵食的麻煩,漫長的燉藥過程,也要媽咪有十足的耐心。莊雅惠再三叮嚀,一定要給合格的中醫師把脈、觸診、觀舌,才能正確判斷病因,對症下藥,千萬不要輕信偏方,擅自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其實藥即是毒,中藥西藥皆然,在各種藥物的使用上,都需醫師評估之後監測,劑量、時間亦需謹慎拿捏,最怕就是一般人自行抓藥或誤信偏方,使用過量或時間過久而導致副作用,這點媽咪一定要謹記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