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教養.幫助建立良好品格   

作者: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所長暨童心職能治療所技術長蘇文清

相信許多人是在為人父母之後,才發現育兒之路並不簡單,對於孩子為何講不聽、越禁止越要做、總是哭鬧要糖吃等行為感到不解,其實只要父母用心觀察小寶貝的情緒表情,多能理解他們背後的小心機。

管教的意義
育兒過程中,父母不只養育孩子,還要管教孩子,「管」的意義為,約束和限制,約束孩子不適當的行為,藉由照顧者和孩子之間可以接受的規範來限制孩子應有的行為;「教」則是教導孩子對的事,包含對的行為。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所長暨童心職能治療所技術長蘇文清表示,「最好的管教方法就是在合理的限制之下,讓孩子保有自由度,所以最好的管教是照顧者要保有高度反應和高度要求。」
他說,高度反應是指,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要給他鼓勵,讓他覺得被支持、被肯定及被在乎;高度要求則是指,當孩子做不對的事情時,要以嚴謹明確的態度告誡,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管教的8大NG行為
蘇文清治療師強調,「管教孩子最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好的行為習慣與人格養成,而這件事必須從小做起」,但是在管教的過程中,若使用不適當的態度與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而不敢與照顧者溝通。以父母教養方式及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分為以下8大NG行為:

  1. 父母親過度嚴厲、不明就理。

  2. 塑造的規範不明確。

  3. 父母親的教養態度不一致。

  4. 父母親對於孩子的行為過度反應。

  5. 父母親過於喋喋不休、愛講道理。

  6. 孩子不懂或不理解父母親的要求在哪。

  7. 孩子的生理問題。

  8. 孩子的心理問題。 

講不聽.試試暫停法
蘇文清治療師表示,當孩子講不聽的時候,「暫停」是他覺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何謂「暫停法」?他說明,暫停指的是停止孩子所有的行為及限制。因為1∼2歲大的嬰幼兒,對於語言理解並不多,所以當你停止孩子手上所有動作的時候,這時的氛圍會強迫孩子與你產生互動,此時家長輸入給他的訊息,就會變得更有效率,自然也就加深孩子的印象。
至於暫停的時間需要多久,他建議5∼10秒即可,因為此階段的孩子,對任何事都覺得很新鮮並充滿好奇,如果暫停時間拉太長,他們可能會忘記整件事情的因果關係而使管教徒勞無功。暫停數秒後,再以問答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想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再藉由行為與結果的連結,建立對的觀念。

適當管教.防止錯誤行為
每位爸媽都有自己管教孩子的一套方式,在管教的過程之中,不但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也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異常的行為出現,蘇文清治療師指出,若爸媽的管教方式讓孩子備感壓力,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攻擊、尖叫、自殘或歇斯底里的行為。當下,除了避免孩子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險行為之外,大人應該先靜下心,等待孩子情緒冷靜後,再透過溝通了解孩子的訴求,並檢視自己原有的方法和態度是否需要修正,懂得同理孩子的情緒並適時調整管教方式,才是照顧者應有的高度。
 

 

番茄、蝶豆花、洛神花...等農產品訂購

 
媽媽寶寶雜誌 授權刊出  2017年6月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