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中醫按摩,增強寶寶抵抗力 寶寶常生病,是不是「易感兒」?
在門診有時會遇到家長憂心忡忡地問道:「我家寶寶一直在感冒生病,好幾次還因為肺炎、扁桃腺發炎感染住院,他到底怎麼了?免疫力是不是有問題?」有的家長甚至會去廟宇求神問卜,尋求另類協助。寶寶到底發生甚麼事?
這類反覆出現呼吸道感染的小孩,又稱「易感兒」,多見於1∼3歲的小孩,通常一年內會有8∼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感冒容易併發支氣管炎或肺炎、或是感冒通常會拖很久才會好。在中醫來看屬於先天體質虛弱,且後天餵養照護失宜所造成。先天體質虛弱,常見於早產兒、呼吸道過敏小孩,或是媽咪懷孕期間有不良習慣,如:抽菸、酗酒、熬夜等。後天餵養照護失宜多見於過度溫飽,身體太過保暖少鍛鍊,對於冷熱調控能力變差,或是過度餵食、不良飲食的習慣、偏食,損傷脾胃功能也會影響免疫力。
這群易感兒中,也有可能潛藏免疫不全的問題,如果您的孩子經常住院生病,又有以下狀況,就要注意是有免疫力不全的問題:
如果有這些狀況,醫師也會建議您的孩子務必接受更詳細的檢查。
中醫怎麼看易感兒
易感兒除了容易反覆上呼吸道感染外,還會出現體力不足、身材瘦小、臉色偏蒼白或暗黃色,食慾差、容易腹痛,消化不良,即使不動或稍活動就滿身汗,以上這些都是氣虛的表現。中醫最早的理論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身體的正氣具有幫助人體對抗疾病與自我修復的能力,之所以容易受到外在邪氣的影響,是因為正氣虛弱、外在保護的屏障不夠堅固所引起。比喻來說,人體就如同一座城堡,外圍有「正氣」築成的城牆與守衛,「邪氣」如同敵軍環伺在外,等待守備減弱便伺機而動,便出現感冒的症狀。經過兩方交戰,因自我修護能力差,家園都還沒重建,另一波更強的感染(如:肺炎、扁桃腺炎)接踵而來,有時連稍受風寒就會感冒,如此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虛弱。
中醫治療在於「祛邪扶正」,感冒初期會使用解表中藥,如:荊芥、桂枝、麻黃、葛根、桑葉、菊花等藥物,是在敵軍剛入侵還沒在身體造成太大破壞時將他驅逐出境;若兩方已激戰,會派出更強的部隊,這時會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銀花、連翹、板藍根、黃芩、黃連、魚腥草等藥物,另一方面還需清理殘垣,即是化痰藥的作用,如:桔梗、栝蔞實、貝母、前胡等藥物。中醫治療的強處在「扶正」,可透過補氣養陰養血的藥物,如:黃耆、人參、白朮、當歸、沙參、麥門冬等,加強免疫力,如同重建與醫護部隊,重新修護身體的免疫力,將城牆蓋的更堅固,重新提升人體的正氣,避免反覆生病。
動動手按摩,增強寶寶抵抗力
以下按摩適合於各年齡層的小孩,家長在家就可透過以下簡單的按摩方式,幫寶寶增加抵抗力,飯後半個小時內不適合做按摩,其他時間若寶寶情緒穩定時即可操作。
-
捏脊
使用雙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沿著脊椎骨兩旁,輕輕捏起皮膚,沿著背脊骨自下而上,連續5∼10遍。(寶寶剛開始若不習慣按摩,可先由5次開始再慢慢增加)。
-
擦膀胱經
膀胱經位於脊椎兩側1.5寸(可取肩胛骨內側緣至脊椎一半的寬度)的位置,將雙手心搓熱,於膀胱經位置來回擦約30下。
-
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外膝眼(犢鼻)下3寸(寶寶的四根手指的寬度),在脛骨前緣外側旁開1寸(寶寶中指寬度)處。每日按揉100下。
易感兒生活上需如何注意?
-
加強嬰幼兒的抵抗力,一歲以下建議哺餵母乳,母乳中有媽咪的免疫球蛋白A(Ig
A),可幫助寶寶抵抗環境中的病菌。
-
保暖需適度不可過度,不可因為怕感冒就足不出戶,需常至戶外曬太陽,隋朝的《諸病源候論》就提到:「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若都不見風日,則令肌膚脆軟,便易傷損。」保暖重點處作加強即可,如:口鼻、頸部、腳,穿得太過厚重、密不透氣,反而流汗更容易受寒。
-
均衡飲食,不過度餵食。門診有時會遇到家長求好心切,給寶寶過度的進食,或喜歡吃零食油炸食物,反而增加腸胃負擔、損傷脾胃功能,消化功能下降,免疫力也會受影響。
-
加強維生素D攝取。維生素D對於免疫很重要,可增加魚肝油、蛋黃、魚類、肝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並每日須接受日照10∼15分鐘。
-
適度鍛鍊。若感冒痊癒,多帶孩子從事戶外運動,天氣熱時可游泳,游泳不僅能鍛鍊體力、肺活量,也可藉由接觸冷水,加強身體對冷熱的調控能力。
-
養成洗手好習慣,感冒或流感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到人多擁擠、不通風處。
如果家中的孩子屬於易感體質的話,可及早調養,以免反覆生病,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一天到晚跑醫院,也會讓家長心力交瘁。
賴琬郁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中西醫雙學士,中西醫師
經歷: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總醫師、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西醫兒科部訓練、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台灣中醫兒童暨青少年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