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婦科警訊 產後經痛,正常嗎?
女人難為,每個月總有幾天得忍受月經來潮的不適,有人是輕微腹脹悶痛,有人卻痛到在地上打滾;老一輩的人總說「生完孩子,經痛問題就能有所改善」,這是真的嗎?經痛會不會是婦科警訊?有請醫師來解答。
樂樂在求學階段,每次生理期來,都痛得要到保健室報到,常臉色發白、冷汗直冒,最終只能求助止痛藥;結婚生子後,警報意外獲得解除,頂多輕微不適,但比起過往可謂小巫見大巫,讓她樂得充當催生代言人,鼓勵身旁同樣有經痛困擾的女性朋友可以參考。
女性經痛:原發性&續發性
從生理結構來看,月經是在卵子未受精的情況下,黃體約在8天後退化死亡,一旦黃體停止分泌黃體素助孕酮與Estrogen動情激素,血液中雌激素含量明顯下降,會促使子宮內膜小動脈持續收縮,減少氧氣供應,最終導致內膜細胞死亡及動脈破裂出血,從陰道流出經血。
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鄭菱勻表示,女性經痛一般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2大類,約有40∼50%的女性經痛屬於前者,其中有15%會痛到沒辦法工作或上學,又以20∼24歲年紀好發比例最高,但往往找不到明確病因;反觀後者則是子宮、卵巢、骨盆腔等生殖器官病變所引起。
原發性經痛 產後可望改善
受到子宮排血與荷爾蒙變化影響,原發性經痛患者往往在初經時就會感到疼痛,隨著年紀日漸增長,當卵巢與子宮功能越成熟或進入更年期,疼痛情況有可能自然獲得改善。
至於坊間流傳生產有可助改善經痛情況,多半也屬於此類型經痛患者,鄭菱勻主治醫師解釋:「子宮收縮時,經血除了往下排、從陰道流出,也可能通過輸卵管流到整個骨盆腔,造成骨盆脹痛,生過小孩的女性因子宮較成熟,加上子宮頸口較大,經血排出相對順暢,確實能減少疼痛發生。」
續發性經痛 對症下藥治療
反觀,續發性經痛往往能找到造成疼痛的原因,但若未除去病根,就算生完小孩情況也無法獲得改善。鄭菱勻主治醫師強調,有高達7∼8成患者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臨床上曾有患者嚴重到子宮內膜細胞順著組織細胞從淋巴跑到肺部、鼻腔,出現流鼻血、咳血等症狀。
鄭菱勻主治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所造成的疾病,目前還找不到造成此疾病的確切原因與預防方式,內膜組織若長在卵巢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若侵犯子宮則形成子宮肌腺瘤,可透過超音波檢查和婦產科觸診診斷病徵。
惟輕度未造成腫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無法以超音波檢查得知,必要時得透過腹腔鏡診斷,並依疾病嚴重程度施以藥物或手術治療。
子宮肌腺瘤 3招緩解疼痛
在眾多造成經痛的原因當中,子宮肌腺瘤往往被視為產後經痛的頭號元凶,嚴重時會使人痛不欲生。鄭菱勻主治醫師指出,此類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進到子宮肌肉層裡,每個月月經來潮時也跟著流血,因肌肉層裡的經血流不出去,長期下來會導致子宮肌肉層發炎,久而久之使子宮局部壞死、硬化。
鄭菱勻主治醫師直言,治療子宮肌腺瘤的最好方式就是沒有月經,可透過打針或口服雄性素等藥物使其假性停經,連續服用6個月使肌腺瘤細胞萎縮。臨床上,狀況輕微者可先服用止痛藥減緩疼痛;其次可透過吃避孕藥或放置避孕器,降低女性荷爾蒙含量,嚴重時得透過手術治療。
鄭菱勻主治醫師強調:「子宮肌腺瘤的手術難度比子宮肌瘤高,因腫瘤和整個子宮肌肉體混在一起,不容易手術乾淨,甚至得把整個子宮摘除,才有辦法根治。」值得留意的是,相較於卵巢分泌荷爾蒙,子宮則是單純孕育寶寶的空間,若不考慮生育功能,女性摘除子宮並不影響荷爾蒙分泌。
剖腹產沾黏 排除膀胱發炎
部分剖腹產患者會因組織沾黏引發慢性腹痛,此外,月經來時,衛生棉片若長時間未更換容易滋生細菌,除了引發陰道發炎,也可能導致骨盆腔感染,不知情者會誤以為是單純經痛,忽略其嚴重性。鄭菱勻主治醫師提醒,若月經期間伴隨骨盆腔疼痛,應排除骨盆腔發炎或膀胱發炎等,最安全的做法是就醫檢查。
至於因沾黏所引發的疼痛,由於難以根治,目前多會建議病患在剖腹傷口放上防沾黏玻尿酸貼片,預防傷口與組織發生沾黏情況,若情況不太嚴重,多數人會選擇與疼痛和平相處。
產後6∼8週 沒月經仍可能懷孕
一般來說,產後媽咪約2∼3週惡露就會排乾淨,未哺餵母乳者,最快6∼8週月經就會來,全母乳哺餵者可能延至4∼6個月,情況因人而異。
鄭菱勻主治醫師表示,在懷孕期間卵巢呈休息狀態,產後重新啟動排卵機制,可能造成初期月經不規律等問題,甚至2∼3個月才來一次,隨著排卵趨近穩定,月經會慢慢恢復正常。
值得留意的是,產後沒月經並不代表不會懷孕,若停止哺餵母乳後,月經一直沒來,要注意是不是再次懷孕。
鄭菱勻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高雄長庚醫院生殖醫學科研究員、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現任:高雄長庚、嘉義長庚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