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盆倒數,產前變化&生產預習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沈孟勳、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郁菁
模特兒/甜美媽咪顏小千
攝影/蔣樂(0975-157-075)
經過將近10個月的漫長日子,孕媽咪們終於快要「卸貨」了!但開心之餘,隨著肚子裡的寶寶體型越來越大,母體的不適感也漸漸加劇,飽受水腫、便秘問題所苦的同時,又得擔心生產過程狀況一籮筐。想要不慌不忙的應對臨盆狀況嗎?快跟著我們一同作足功課吧!
產前變化&生產預習
懷孕的過程中,孕媽咪可能會遇到各種程度不一的身心狀況,而在產前一個月左右,這些不適感會更加劇,除了平時要多注意將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也要時時留心產兆的出現。
尤其初產婦對生產的流程不太熟悉,加上緊張感作祟,很可能產兆一顯現便手忙腳亂,因此事先了解臨盆及生產的詳細狀況,有助產程更順利。
產前1個月倒數計時
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孕期所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水腫、便秘等問題,往往是心頭大患,好不容易熬到第33、34週,這些症狀卻因為寶寶體型變大導致更為嚴重,讓許多孕婦困擾不已。
不過在這同時也要提醒孕媽咪們,產前關鍵30天,除了密切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其他如規則產檢、收拾待產包等準備工作,也應開始著手進行。
母體壓迫增大
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大約36週時胎位會漸漸下降,到38週左右,寶寶的頭部會進入骨盆腔,但隨著胎頭下降,對孕媽咪本身的壓迫也會增大,使血液回流變差,導致痔瘡、靜脈曲張等問題變得比之前更嚴重。而常見的症狀有以下數種:
-
頻尿。
-
下肢水腫。
-
靜脈曲張。
-
便祕。
-
痔瘡。
-
呼吸不順。
身體發生改變
除了母體體內受到壓迫而導致的症狀之外,孕期中媽咪們也常因為懷孕姿勢造成身體結構改變,常見的影響如腰痠背痛、恥骨有悶脹感等。其他身體的變化還包括懷孕時的荷爾蒙改變使得陰部分泌物增加,種種難關讓孕婦們吃足了苦頭。
-
恥骨疼痛。
-
腰痠背痛。
-
荷爾蒙影響。
-
胎動減少。
產檢不偷懶
距離預產期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此時寶寶各方面的身心狀況,例如身體主要的器官發育等都已成熟,因此若寶寶在這個階段提前來報到,也無須過度擔心。然而在分娩之前,孕媽咪仍應該維持每週一次的例行產檢,透過常規產檢項目,留意寶寶是否有將要問世的徵兆,以及觀察胎兒的情形,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生產方式。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醫師陳郁菁提醒,除了一般的產檢項目之外,選擇自然產的媽媽大約在35∼37週左右,應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陳醫師說明,對免疫力較佳的成人而言,乙型鏈球菌不會產生症狀,但新生兒的免疫力較弱,在分娩過程中,若新生兒經過產道時受到感染,則可能引發腦膜炎或敗血症,甚至影響到生命安全。
Check!生產前的準備
產兆一旦出現,孕媽咪很可能就要前往住院待產,因此提前將該安頓好的事物處理完畢,也是孕婦必做的功課之一。例如上班族孕媽咪應開始與同事交接工作相關事宜,陳郁菁醫師提醒,根據勞基法規定,產前4週可以開始請產假,但要注意產假共計8週,若太早請假可能會使產後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復元,因此孕媽咪們在請假前應先斟酌自身狀況。另外待產包的準備也讓不少媽咪們傷透腦筋,對此沈孟勳醫師表示,其實現在大部分醫院都會提供基本用品,例如產褥墊等,而其他產程、產後必備用品,則可自行評估是否有需要攜帶。 |
|
3大生產徵兆,喜迎新生命
當產兆出現,就表示孕媽咪們即將面臨生產挑戰,而最常見的3大徵兆即為落紅、破水、陣痛,沈孟勳醫師提醒,無論是哪一項產兆發生,都要盡快前往醫院。
若醫師評估後認為尚未準備好進入產程,孕媽咪也可以稍微有些心理準備,但若孕媽咪未多留心,則可能增加急產機率。
-
落紅─子宮頸成熟
子宮頸在未準備好生產時比較硬,但隨著胎頭刺激子宮頸擴張,會使子宮頸上的微血管破裂出血,伴隨分泌物等黏液一同流出,象徵子宮頸成熟,並發出即將分娩的警訊。
-
破水──避免細菌感染
當羊膜破裂、羊膜腔裡面的羊水流出來,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破水」。陳郁菁醫師說明,若孕媽咪在發生陣痛前破水稱為「早期破水」,而早期破水又分為懷孕37週以前就破水的「早產早期破水」以及足月的早期破水。
對早產早期破水的孕媽咪來說,最大的衝擊即為早產,早產兒可能伴隨許多併發症,因此一旦發現破水要立刻就醫。
-
陣痛──規則收縮
當孕媽咪開始感到陣痛先別過度著急,建議在前往醫院前先觀察自己的陣痛頻率是否規律,若腹痛相當不規則且隨著姿勢變更,例如在躺下稍作休息後疼痛感獲得緩解,則代表只是「假性陣痛」。
而若是生第二胎以上的經產婦,則陣痛頻率約為5至10分鐘左右發生一次時,就應盡速就醫。
預習生產狀況──自然產篇
自然生產好處多
若無剖腹產的適應症狀,一般孕婦多半是採取自然生產方式,陳郁菁醫師指出,選擇自然生產方式,對媽咪及胎兒來說都是較佳的決定,一方面自然生產的傷口較小、癒合速度快,不少孕婦在生產完當天就能夠正常活動,反之剖腹產媽咪則要經歷漫長的傷口修復期。
對寶寶而言,不少研究紛紛指出,胎兒經過產道的擠壓,日後的抗壓性會較佳,且擠壓的過程還有助於將寶寶肺部的羊水排出,有效降低呼吸系統的問題。
進入待產室,要分娩了嗎?
孕媽咪前往醫院報到後,護理人員會先透過測試宮縮頻率、內診等方式評估子宮頸的變化,來決定孕婦是否已經進入產程、準備分娩,沈孟勳醫師說明,從待產到生產的過程可以分成以下4階段:
減痛分娩Yes
or No
面臨分娩所帶來的痛楚,不少孕婦會遲疑,是否該考慮施打減痛分娩針?沈孟勳醫師認為,減痛分娩約可以減輕分娩所引起的80%以上疼痛感,若希望讓產程輕鬆、舒服一些,減痛分娩是不錯的選擇。
陳郁菁醫師補充,減痛分娩針施打的時機也相當重要,一般而言,大約會在孕婦進入產程、子宮頸開兩指(約3公分)左右時才施打,若過早施打,反而可能造成生產進展停滯。
正確呼吸助順產
當孕媽咪的子宮頸已經完全打開,醫護人員會在一旁指揮,引導媽咪們在宮縮的時機用力將胎兒娩出,若未在合適的時間點上使力,即使如何使盡蠻力也是徒勞無功。
陳郁菁醫師說明,當孕婦感到疼痛時,可以先深吸一口氣,之後將氣憋住,然後往下用力推,吐氣的過程應緩緩往下吐,而非一口氣完全吐光,以免延長分娩過程、使生產更艱難。
最後關頭,寶寶娩出
當孕媽咪順利將胎兒往下推,距離寶寶來到世上的誕生時機也越來越近,然而在最後關頭,由於產婦的陰道開口較窄,因此醫護人員會替媽咪們施打局部麻醉,以便將其會陰部稍微剪開與術後縫合,好讓寶寶順利娩出。
產後照護不馬虎
雖然寶寶已經平安產下,但孕媽咪仍不可掉以輕心,除了要留心產後出血的現象,也要避免動作過大,以免造成會陰部傷口再度裂開,另外產婦也要維持陰部清潔、觀察惡露的顏色與味道是否有異狀,才能降低細菌感染的機率。
預習生產狀況──剖腹產篇
若您為前胎剖腹、過去曾為子宮肌瘤等病症開過刀或寶寶胎位不正、胎兒體型預估值超過4千公克以上、前置胎盤、產道有肌瘤等阻礙易使胎兒難以順利分娩等孕婦,則屬於政府所補助的剖腹產適應症狀。
入院前的準備
選擇以剖腹產方式進行生產的孕媽咪,一般都是於產前門診時就已經與醫師安排好生產日期,因此有相當充裕的時間可以準備待產、住院相關物品。
為了避免引起麻醉後所帶來的不適感,手術前一天孕媽咪還得禁食、禁水8小時,並讓自己好好睡上一覺,替翌日的生產大關補足精神與體力。
Ready!進入手術室
到了手術當天,醫護人員會陪同待產婦至產房,為求謹慎會再次核對身分與病歷,接著請媽咪們平躺,開始進行麻醉,一般而言,若非緊急剖腹的產婦,多採半身麻醉法,是為了避免麻醉藥劑通過胎盤而誤讓寶寶吸收。
剖腹產術後注意事項
剖腹手術完成後,醫護人員一樣會替新生兒進行初步評估及進行親子接觸,接著產婦會被送往恢復室,寶貝也會在觀察數小時後,被送往媽咪的病房母嬰同室。
然而剖腹產媽咪術後的復元之路並不如自然產媽咪來得容易,尤其在生產當天,若麻醉藥未完全消退,可能無法與寶寶作良好的互動,而舉凡血尿、血壓、心跳等項目都必須多留意。
沈孟勳醫師呼籲,除了基本的傷口照護之外,也建議剖腹產媽咪可以穿著束腹帶或於傷口部位黏貼美容膠帶,一來替傷口加壓,另一方面也能預防疤痕增生。
沈孟勳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總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不孕症研究醫師
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陳郁菁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畢業
經歷:彰化基度教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研究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現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