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傷口護理全攻略
採訪撰文/巫曉嵐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護理師賴莉娜
模特兒/俏麗孕媽咪奇均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在媽咪的身上留下較大的傷口與疼痛不適,產後如何妥善照料傷口,對於新手媽咪來說,真是一大考驗!
小心呵護生產的美麗印記
生產是女人一生當中極為重要的大事,生產時所留下的傷口,對於母親而言,是一個既美麗又值得紀念的印記。自然產會在會陰處留下5公分大小的傷口,剖腹產則會有10公分以上的下腹部傷痕,如此大的傷口免不了讓新手媽咪為此難受好一陣子,若是照顧不慎,輕則使傷口留下疤痕,重則可能引發感染。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護理師賴莉娜提醒新手媽咪,生產完後除了將重心放在寶寶身上,更要隨時注意傷口的恢復情況,照顧寶寶的同時別忘了呵護自己,掌握傷口正確護理原則,有助於產後復原,傷口恢復得好,新手媽咪更能全心感受育兒的樂趣!
傷口腫、痛、癢STOP!
生產完後的傷口會因麻藥漸退而感覺疼痛,賴莉娜護理師表示,自然產的會陰傷口通常在產後12∼36小時會有明顯的腫脹與疼痛,住院期間醫師會開立止痛藥以減緩傷口不適;剖腹產的媽咪由於手術傷口較大,除了要求醫師施打止痛針之外,也可以考慮自費裝設俗稱「自控式止痛藥」的硬脊膜外麻醉劑。
自然產的媽咪如果傷口處疼痛或腫脹得很厲害,可經醫護人員指導使用冰敷或者溫水坐浴的方式減輕疼痛,在傷口尚未完全復原之前,盡量避免站立太久以及使用蹲式馬桶,走路時步伐保持緩慢、輕盈,休息時可採取側臥的方式;剖腹產的媽咪在下床活動前可先用束腹帶綁住腹部,避免走動時震動、拉扯到傷口而加重疼痛感。在皮膚表面的傷口即將復原之際,搔癢感會逐漸取代疼痛,此時最忌諱直接以指甲搔抓,一來指甲內的細菌可能藉此侵入傷口引發感染,二來若是過早摳掉結痂,不僅會刺激傷口上的刺癢感,還可能留下疤痕;要是真的癢得很難受,可以在傷口上蓋上紗布,以輕拍的方式消除癢感。
此外,賴莉娜護理師提醒,部分美容膠帶產品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現象,造成皮膚搔癢,若有此情況,應暫停使用或立刻更換產品。
產後傷口恢復3大事
自然產的會陰傷口與剖腹產的下腹傷口,照顧的原則大致相同,只不過會陰處的癒合能力較強,一般不易有感染問題,除非是分娩時發生不規則的重度撕裂傷,感染機率就會大增;相較之下,剖腹產的傷口照顧不僅要格外留意,而且需要持續使用抗疤產品3∼6個月之久。
NO.1 傷口保養原則
-
要讓生產傷口復原良好,最重要的便是在傷口完全收乾之前保持乾燥,如有接觸到水分,須盡速吹乾或用紙巾拍乾。
-
自然產須保持會陰處傷口潔淨,勤換產褥墊,每次如廁後以溫水沖洗會陰部。
-
剖腹產後只能擦澡,等到腹部傷口完全收乾後才可淋浴,產後半年內不宜泡澡。
-
剖腹產在傷口未完全復原前,應避免從事任何會增加腹壁壓力的活動,如搬重物、過度伸展身體;下床時要以手支撐,不可用腹部力量坐起;手術後盡早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
特殊體質要注意
有蟹足腫體質的媽咪,剖腹產後的傷口容易留下疤痕,這是由於傷口癒合處的膠原蛋白組織過度增生所致,傷口會發紅、發癢,逐漸生出外凸的疤痕,賴莉娜護理師建議術後1個月開始使用矽膠貼片,可減少蟹足腫發生機率。
另外,賴莉娜護理師提到,有糖尿病病史或是皮下脂肪較厚的媽咪,發生傷口感染機率相對較高,必須特別注意產後傷口的護理,如發現任何異狀務必盡速就醫。
傷口變異警訊
賴莉娜護理師表示,傷口在復原階段如果處於潮濕狀態,或是惡露未妥善處理,很容易滋生細菌,進而導致感染,如果傷口有紅腫、灼熱、滲出液體、疼痛加重、惡露或分泌物有惡臭味,以及發燒超過38℃等現象,應盡速回診檢查。
NO.2 坐月子飲食原則
-
剖腹產容易引起腹腔沾黏,腸子蠕動也會受到影響,術後1週應避免吃奶、蛋、豆類、地瓜等易產氣的食物,以防脹氣不舒服。
-
蔥、薑、蒜、香菇、筍子、花生、醬油容易促使傷口產生發炎反應,使肉芽組織增生留下疤痕,在傷口尚未完全復原之前,建議最好不要食用。
-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鱸魚、虱目魚,有助於傷口修復,月子期間可多加攝取。
-
麻油雖可幫助子宮收縮,但食用過量可能會造成傷口發炎,建議以苦茶油取代之。
-
人參、酒精會抑制身體的凝血作用,產後10天內宜避免食用。
NO.3 產後運動原則
-
自然產媽咪出院後可視身體恢復情況,在臥床時間多做些溫和的伸展運動;產後1個月可從散步開始恢復運動習慣,再慢慢增加運動強度。
-
剖腹產媽咪應避免過度使用腹部力量或拉扯腹部肌肉,產後2週可從事簡單的伸展運動,鍛鍊腹肌運動需等產後半年才能進行。
-
產後4∼6週回診,經醫師檢查確定恢復正常後,才可以開始有性生活。
臥床時間多做些溫和的伸展運動
自然產會陰傷口修復工程
自然產的傷口較小、復原能力較強,且位於隱密處,雖無傷口留疤的困擾,但是產後若沒有妥善照顧傷口,再加上排出惡露的雙重影響,容易增加細菌侵入、造成陰部感染的機會,因此賴莉娜護理師提醒,產後媽咪要特別留意會陰傷口的清潔及照護工作。
會陰切開術v.s.會陰重度撕裂傷
賴莉娜護理師表示,胎兒通過陰道娩出時,或多或少會對子宮頸口及陰道組織造成一些破壞,為避免產婦發生較大範圍且不規則狀的會陰撕裂傷,產科醫師通常會在分娩時採取「會陰切開術」來幫助胎兒順利產出。
會陰切開的傷口在產後3天內有較明顯的腫脹及疼痛,但不影響行動與作息,表皮傷口大約7∼10天可恢復,裡層組織則需等3∼6個月才會完全復原。
部分急產的媽咪,以及對會陰切開術存有疑慮,不願接受這項處置的產婦,在施力不當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陰道撕裂傷,撕裂的傷口不僅縫合不易,傷口裂至肛門將增加感染風險,如果有肛門環狀括約肌斷裂的情況,還可能導致糞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等嚴重病情,需要施以外科重建手術才能獲得改善。
如廁、沐浴傷口清潔與護理
-
每次如廁後使用陰部沖洗瓶裝煮過的溫開水(溫開水中可加入1∼2滴優碘),由前往後沖洗會陰,再以衛生紙輕輕拍乾。執行會陰沖洗需持續至惡露完全乾淨為止。
-
生產第2天過後,可採用溫水坐浴促進傷口處血液循環、減輕會陰疼痛,每天早晚各浸泡15分鐘即可。
-
最好採取淋浴方式洗澡,可避免傷口遭受汙染。
惡露正確處理原則
生產過後子宮內膜剝落,經由陰道排出血液與分泌物,稱為「惡露」。產後3天內的惡露呈現深紅色,帶有小血塊、黏膜及組織小碎片,聞起來有輕微的血腥味;產後4∼7天的惡露,顏色逐漸轉為棕紅色,呈現水性不黏稠的狀態,不帶血腥味;產後1∼3週後,惡露呈現乳白色或無色,無味或帶有些許霉味。
排出的惡露量以產後3天內最多,之後逐漸減少,大約3∼4週後可完全排淨。
賴莉娜護理師表示,觀察惡露可了解產後復原狀況,如果惡露量過多、帶有大血塊、有惡臭、持續時間過久,都屬於不正常的現象,提醒媽咪應迅速就醫。
1.穿著透氣的貼身內褲,每隔2小時更換1次產褥墊,隨時保持陰部的乾爽與潔淨。
2.拿取新的產褥墊時,盡量不要接觸到產褥墊中間,以防止會陰部受到感染。
3.使用產褥墊時,應由前往後放入,避免肛門處的細菌侵入會陰部。
剖腹產腹部切割傷口照料行動
剖腹生產會在子宮和腹壁造成巨大傷口,賴莉娜護理師表示,大多數剖腹產媽咪最擔心的便是發生疤痕增生與腹腔沾黏等後遺症,因此在產後6個月內的照護黃金期,必須時時注意傷口的復原情況。
疤痕增生v.s.腹腔沾黏
剖腹產由於手術傷口範圍較大,雖然表皮傷口可在1個月左右癒合,但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6個月。
剖腹產後是否會留下疤痕,賴莉娜護理師表示,與產婦本身的體質條件關係最大,有蟹足腫及肥厚性疤痕體質的產婦,很容易在肚皮上留下一道如蜈蚣在爬行的明顯凸起疤痕,甚至有發紅、搔癢、硬化的情況,疤痕會在術後2∼3週開始增生,增生期大約持續3∼6個月,因此產後半年內是疤痕照護的關鍵期。
腹腔沾黏是剖腹產常見的後遺症之一,腸子和子宮發生沾黏,易引起各種腸胃不適,如腹部疼痛、脹氣、便秘,產婦可自費選擇使用防沾黏產品置入腸子與子宮之間形成保護膜,以此降低產後沾黏的發生率。
傷口護理10大原則
-
剖腹產因傷口較大,術後必須臥床休息6∼8個小時,12小時之後可視身體狀況盡早下床走動。
-
剖腹產隔天,護理人員會對傷口進行消毒、上藥,並以紗布包覆;出院前會在傷口貼上美容膠帶。
-
術後可使用束腹帶固定住傷口加壓止血,並且要避免不慎拉扯或撞擊傷口。
-
出院後每週更換1次美容膠帶,每次更換膠帶時要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或出現分泌物;1個月後可自行考慮是否使用矽膠貼片或抗疤凝膠。
-
在傷口未完全收乾之前應避免碰水,僅可用擦澡方式清潔身體,務必保持傷口乾燥,等2週後再進行簡單的淋浴清洗。
-
傷口只要沾到水,就要盡速拭乾或吹乾,然後再更換新的美容膠帶。
-
使用美容膠帶如有過敏現象,應暫停使用,或更換其他產品。
-
不需在傷口處塗抹藥物,也不宜讓陽光直接曝曬傷口,以免造成傷口色素沉澱。
-
每天輕柔按摩傷口,可減少疤痕產生。
-
束腹帶不宜直接接觸皮膚,避免因摩擦產生不適;使用時間不可過長,睡覺期間最好取下,以免因過於悶熱,引起皮膚搔癢或長疹子。
傷口未完全收乾之前應避免碰水
保養3秘訣 拒絕蜈蚣爬上肚
蟹足腫體質的產婦,傷口癒合時很容易過度增生組織,形成一道外凸的難看疤痕,因此必須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
美容膠帶:美容膠帶具有透氣、隔絕空氣和水分的特性,適合產後立即使用,貼合時需與傷口呈垂直方向,每週更換1次即可,頻繁地更換反而會影響癒合速度。
-
矽膠貼片:矽膠貼片可使傷口保持合理的濕度,有利於傷口癒合,不過矽膠成分會刺激傷口,必須等到傷口完全收乾才能使用。
-
除疤凝膠:除疤凝膠是將矽膠製成凝膠的形式,可靈活使用在關節部位及凹凸不平的皮膚表面,以減少疤痕組織生成。
賴莉娜
學歷: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
經歷:國泰醫院嬰兒室護理師、國泰醫院婦產科護理師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護理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