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世代大PK!新手媽咪育兒觀念解析  

作者: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周怡宏醫師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蔡宜穎•bobo王晨妍

新舊世代大PK!新手媽咪育兒觀念解析
隨著時代演進,許多醫療研究已推翻過去的傳統觀念,且為了方便父母帶小孩,育嬰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因此,相對也有越來越多新手媽媽採取了不同以往的育兒方式。根據《媽媽寶寶》雜誌最新調查結果,我們能得知新舊時代的育兒觀念差異,並請專業的小兒科醫師一一揭開各種迷思。

DATA-問卷調查
調查日期:2014/02/17∼03/16
調查方式: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有效份數:1,107
信心水準:95%

在傳統社會中,老一輩的家長在照顧孩子時,大多都是根據自己兒時的經驗來帶寶寶,或是聽從親戚及街坊鄰居口耳相傳的「育兒妙招」,雖然不會出現大問題,但其中不少觀念的可行性仍存有疑慮;慶幸的是,拜科技進步與網路發達所賜,我們獲取資訊的管道也變得豐富,因此大多數的現代媽咪也能擁有較多元化的育兒觀念。

  • Q1 寶寶不喝水,就讓他喝葡萄糖水?新舊世代大PK!新手媽咪育兒觀念解析
    傳統社會中,不少媽咪碰到孩子不願意喝水,第一個反應就是餵寶寶喝下甜甜的葡萄糖水,藉此提升孩子喝水的意願。國內的資深育兒專家-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醫師表示,雖然父母的目的是希望寶寶能適時補充體內水分,防止口渴、脫水等情形發生,但是在這個看似善意的出發點背後,爸爸媽媽卻忽略了「該如何讓寶寶喝白開水,而不是喝下糖水」的問題,畢竟葡萄糖水的熱量比白開水高,喝多了也會使寶寶增加不必要的體重。其次,市售葡萄糖水的產品內容好壞,也令人質疑。周怡宏醫師指出:「某些市售的葡萄糖水成分,究竟是純粹含有葡萄糖,還是參雜維生素或其他不明物質,消費者不得而知,且是否專為嬰幼兒設計,也無法確信,尤其來路不明的廠牌更令人擔憂,爸爸媽媽不應為了哄寶寶喝水,就購買葡萄糖水給他喝,以免對寶寶的身體造成負擔。」

    解開迷思
    寶寶喝水的時機,並非由成人所控制,有時爸媽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喝水,但當下他卻不覺得口渴,就會出現抗拒的行為。若要使寶寶順利喝下白開水,父母必須配合寶寶的生理狀況,選擇對的時間點餵他喝水,通常都能事半功倍,例如外出玩耍、洗澡後、遊戲結束時,都會使寶寶因為體能活動而出汗,這時就能提高他的喝水意願,因此家長只要增加寶寶活動的頻率,就可適時幫他補充水分。此外,如果寶寶已經到了可以吃副食品的年齡階段時,建議父母可以依照1:2∼3的比例,用果汁機把蔬果和水分攪拌均勻,讓寶寶喝下淡淡的蔬果汁,也比直接餵他葡萄糖水還要好。

    是否認同
    是 9%

    否 91%
     

  • Q2 食物要先嚼爛再給寶寶吃?
    為了讓寶寶吞嚥更順利,有些家長會先把食物嚼爛再餵食寶寶,甚至有一部分的家長相信,成人體內的抗體也能因此進入寶寶的體內,提升免疫力,但這種做法恐怕會使寶寶的口腔受到細菌感染。周怡宏醫師表示,成人口腔有許多細菌,在嚼食物的過程中,口腔內的細菌容易附著在食物上,進入寶寶的口腔內,雖然其中也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菌種,但如果寶寶抵抗力較弱時,這些細菌就會造成感染,更遑論用這種方法來提升孩子的免疫力了。

    解開迷思
    副食品以研磨器或攪拌器打碎食物即可,儘量不要沾到成人的唾液,以免產生衛生上的疑慮,且父母也不要太常與寶寶進行一些過度親密的接觸,否則爸爸媽媽口腔中的細菌也容易殘留在寶寶的臉上或口腔內。

    是否認同
    是7%
    否93%
     

  • Q3 用布尿布比用紙尿布好?
    一般大眾對於布尿布及紙尿布的印象大概都是「布尿布比較不傷害寶寶肌膚、紙尿布用過即丟,便利性高」;不過,周怡宏醫師表示,這兩種類型的尿布,無所謂好或壞,基本上是取決於家長的個人選擇。他指出,依照目前的流行趨勢,紙尿布比較受到爸媽們的青睞,雖然使用布尿布的確較為環保,但因為現代媽咪的工作時間較長,使用紙尿褲不但能省去許多洗滌時間,且許多大型廠牌的紙尿褲不斷推陳出新,針對材質、透氣性、隔離措施、尿濕顯示設計等功能,已比以前的紙尿褲品質提升不少。

    解開迷思
    寶寶到了5、6個月大時,開始會學習翻身、爬行、坐姿,包尿布時可能會不小心讓尿液滲出,流汗頻率也會變多,所以此階段應更為重視孩子的屁股乾爽,而不是只是考慮布尿布或紙尿布的好處。周怡宏醫師建議,白天期間,寶寶上完廁所且沖洗乾淨之後,應有一段晾乾屁屁的時間,家長不需立刻幫寶寶包尿布或穿褲子,大約維持20∼30分鐘,避免讓寶寶的屁股有任何物品束縛,就可減少寶寶發生尿布疹的機率,對於往後訓練大小便,也能奠定基礎。

    是否認同
    是45%
    否55%
     

  • Q4 寶寶睡前要喝多一點奶才比較好睡?
    以往有許多長輩在孩子睡覺之前,會多餵一點母奶,藉此幫助寶寶早點入睡或是讓他能戒掉夜奶,根據此次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有將近半數的填表者,也認為應該在寶寶睡前增加餵奶量。不過,周怡宏醫師表示,不管白天或夜晚,都應維持固定比例的奶量,雖然傳統社會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吃得飽才睡得好」,但就醫師的觀點來看,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寶寶的消化道已經習慣處理固定的奶量,如果刻意在睡前增加分量,除了會造成腸胃負擔,睡覺時身體也不能完全放鬆,反而會讓寶寶睡得不好。

    解開迷思
    為了讓寶寶有個好眠,父母不妨於睡覺前幫他洗個溫暖的熱水澡,按摩身體,或是陪他玩一些睡前較為靜態的活動,消耗精力,必要時讓寶寶含著奶嘴,都是能幫助他入睡的好方法。

    是否認同
    是40%
    否60%

     

  • Q5 寶寶的衣服穿越多越好?
    為了怕抵抗力較弱的寶寶著涼,每當天氣轉變,父母都會紛紛為寶寶穿上一層層保暖的冬衣。不過,寶寶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好,加上汗腺尚未成熟發展,以至於比成人還怕熱,因此當寶
    寶待在室內時,不應隨著外面的天氣變化來為他增添衣物。
    此外,冬天時容易因為末梢血管收縮,導致人體血液循環功能不佳,很多父母發現寶寶的手腳冰冷,便認為寶寶怕冷,為他戴上手套,但周怡宏醫師指出,有時候並不是寶寶怕冷,而是因為環境低溫才導致他的手腳變冷,如果測量寶寶的中樞體溫(耳溫或肛溫)為攝氏36.5度∼37.5度之間,就算不用特別戴手套,帶著他做一點活動,通常都能促進血液循環,手腳冰冷的狀況也會隨之改善。

    解開迷思
    大多數家庭的室溫都能夠維持在攝氏20多度左右,對於足不出戶的寶寶來說,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父母應該要注意的是室溫是否產生變化,若家中有門窗打開,導致室溫驟降,爸爸媽媽才需要幫他多加一件衣服。

    是否認同
    是1%
    否99%
     

  • Q6 寶寶發燒的時候要喝運動飲料?
    相信你一定聽長輩說過「發燒要喝運動飲料,以補充電解質」,從古至今,這個做法沒來由地受到歡迎,更令人訝異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人會深信這個看似能夠防止體內脫水的方法。周怡宏醫師指出,為了避免寶寶發燒時脫水,目前市面上的確有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嬰幼兒葡萄糖電解質水溶液」,種類並不多,卻能達到防止脫水的效果;一般常見的運動飲料,雖然經常會標榜含有電解質,但含糖成分頗高,電解質的比例也常常不符合標準,就算成人在發燒時加水稀釋飲用,也是不恰當的做法,更遑論是否適合拿給寶寶飲用。

    解開迷思
    周怡宏醫師表示,寶寶發燒時,父母應把握五大要點,分別是:喝水、洗溫水澡、保持室內涼爽、避免穿過多衣服以及貼退熱片。喝水時,記得不要給寶寶喝熱開水,最好是溫偏涼的白開水,若寶寶不肯喝,也可以使用果汁機把蔬菜、水果和水攪拌,讓口味有點變化,提升他想喝水的意願。

    是否認同
    是8%
    否92%
     

  • Q7 副食品一定要現做現吃才新鮮?
    周怡宏醫師表示,從寶寶4、5個月大開始,父母可以讓他多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刺激他的味覺發展,進而培養早期的飲食記憶,讓他往後能成為一個不挑食的孩子,因此,讓副食品保持新鮮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即是讓他對該食物建立鮮明的印象,如果經過幾小時或幾天的冷凍,味道多少都會改變,寶寶便無法在第一時間探索食物的天然香氣。不過,由於現代媽咪大多工作繁忙,通常都會事先做好副食品,分批放入冷凍庫,請白天時間的照顧者協助解凍並餵食寶寶,雖然不至於立刻變質,但味道總是不比現做來的鮮美。

    解開迷思
    為了讓寶寶能夠儘可能吃到新鮮的食物,媽咪可以請白天時段的主要照顧者現做副食品給寶寶吃,或是在出門上班之前,參考一些簡易食譜,並選擇保鮮期較長的蔬果,使用果汁機或研磨器來製作1、2道副食品,就算中午從冰箱拿出來解凍,味道也不會和早上剛做好的差太多。

    是否認同
    是69%
    否31%
     

  • Q8 寶寶哭了不能立刻抱起來哄?
    以前的父母會說「寶寶哭了要立刻抱起來哄,否則以後會很難帶」,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周怡宏醫師表示,當孩子哭的時候,父母必須適時安撫,才能賦予寶寶安全感,但如果一聽到寶寶的哭聲,爸爸媽媽就隨傳隨到,並抱著他直到他心情平復為止,可能會寵出他的驕縱個性。他認為:「所謂安撫,其實有很多方法與表現形式,並非只有抱著孩子哄他,才稱為安撫。」

    解開迷思
    如果媽咪在忙碌時,聽到房裡傳出寶寶的哭聲,不管他聽不聽得懂,都可以先大聲安慰他,告訴他:「寶寶我在外面,但是我現在在忙,你等我一下下喔!」若哭聲依舊不減,媽咪就必須移動到他身邊,用手拍拍他,輕聲告訴孩子自己就在身邊,不會離開,並避免馬上哄抱,因為太常順著孩子的欲望,到最後有不少聰明的寶寶可能會把大哭當做是控制成人的手段。

    是否認同
    是66%
    否34%

為何造成新舊觀念差異
周怡宏醫師舉出自己30年來的看診經驗,他認為,以前的媽媽教育程度不高,加上當時的網路資訊不如現代發達,所有的育兒方式都是靠自己的媽媽或婆婆得知,其中雖然有對有錯,但的確也是含辛茹苦地養育出這一代的成人;相較之下,雖然現在資訊發達,但現代新手媽咪普遍為工作或是交際而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比以前的父母還要少很多,為了在短時間內能達成寶寶的照護與需求,從網路或書本獲取育兒觀念時,較沒耐心仔細閱讀文章內容,常出現斷章取義之虞,枉費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報導及育兒方法,若肯花時間為這些資訊比較分析,再選擇最適合自己與寶寶的教養方法,相信照護品質都會比傳統社會的爸媽還要來的好。
此外,雙薪家庭日漸增多,保母及托嬰中心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果父母要請專業機構照顧自己的寶寶,也不能僅告訴對方:「別讓我的寶寶受傷,其他一切就交給你們了。」相反地,正確做法應該是與對方進行充分的事前溝通,將自己的育兒觀念與方式鉅細靡遺地告訴保母,請保母遵守相同的原則,才能善盡父母職責。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媽媽寶寶雜誌 授權刊出  2014年4月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