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4大迷思,擺脫異位性皮膚炎!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朱家瑜
健康寶貝/李晉瑋(照片與內容無關)
根據統計,台灣可能有超過百萬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以孩童和青少年佔了大部份。台灣氣候不佳,夏天又熱又濕,冬天則又冷又乾,每逢換季更是容易讓異位性皮膚炎的情況惡化!
劇烈的癢感及發紅的紅疹,不但會使寶寶不停搔抓皮膚,影響睡眠、學習與情緒,對於照顧寶寶的父母來說,也有著許多無法為人所知的辛苦。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權威醫師一起認識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治療照顧上的常見迷思,還給異位性皮膚炎寶寶一個舒服安全的成長環境!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濕疹(英文是atopic
dermatitis,簡稱AD),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發作的皮膚疾病,通常好發於嬰兒期或兒童期,患者常同時伴有個人或家族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是一種遺傳性強的疾病。
什麼是「異位性體質」?
很多爸比媽咪常覺得奇怪,為什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經常同時伴隨有鼻子過敏、氣喘、黑眼圈等毛病,因而常被人說是有「過敏體質」!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其實「過敏體質」是不太正確的講法,正確的說法應該稱為「異位性體質」,它指的是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3種疾病經常同時出現,因此一旦患有其中一種,很可能其他兩種也會接踵而至,它們被醫界戲稱為「過敏三兄弟」。
事實上,在幼兒患者身上常見的「過敏性結膜炎」(黑眼圈)也包含在內,因為鼻子和眼睛基本上是連在一塊的。
異位性體質與藥物過敏無關!
為什麼說「過敏體質」是不太正確的說法呢?朱家瑜醫師指出,常有患者家屬會將「異位性體質」與其他種類的過敏(如藥物過敏)加以混淆,誤以為患有這3種疾病的寶寶吃藥也容易過敏,其實這完全是兩回事!異位性體質所代表的僅是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3種疾病之間的關連性,與其他過敏無關!
8成以上患者在5歲前發病
朱家瑜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一直是小兒皮膚科最大比例的皮膚問題,臨床症狀通常會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顯現出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大概50%以上的病患都是在1歲前發病,另外有30%的病患則在1∼5歲之間發病,也就是說,有80%以上的患者都是在5歲前這個學齡前階段發作的!
「這個疾病特性也成為醫師確診的重要根據,例如:倘若一位78歲的奶奶主訴皮膚癢了一個月,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異位性皮膚炎,我就認為機會很低,應該只是一般的濕疹,因為首先她只發作一個月,其次,患者到了78歲才發病,就不太像多半於幼兒時期就會顯現的過敏體質。」朱家瑜醫師說。
位置多變的「異位」性皮膚炎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會有哪些症狀呢?朱家瑜醫師指出,病童的典型症狀是長期皮膚乾燥,伴隨有嚴重的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同時身上也會有許多落屑的皮疹,這些皮疹隨著年齡增長,發作的位置也不相同,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
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嚴重時會造成皮膚的「苔癬化」,長出厚厚的一層粗皮。
此外,這些孩子也常同時有皮膚乾燥、黑眼圈、耳朵下方龜裂、掌紋增加、毛囊角化、色素沉著…等情形,若有上述慢性瘙癢病史、典型皮疹再加上有過敏體質家族史與上述其他特徵,很容易便可正確診斷。
每年發作的位置都不同
很多患者覺得很疑惑,為什麼每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位置都不一樣?朱家瑜醫師解釋,其實這種疾病本來就是如此,去年長在頭,今年可能長在腳,明年可以長在手,後年可以長在背,每年都可能換位置發作,這是正常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抓到哪裡癢到哪裡、發作到哪裡!
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炎
朱家瑜醫師指出,反覆發作、持續發作超過6個月以上不會好,才算是異位性皮膚炎,而且多半都是從小就發作,病患的發病情形可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
急性期
不停搔抓患部,抓到破皮流組織液、甚至流血,這時候就不只是癢、還很痛,不管擦什麼藥都很痛,甚至洗澡也會痛,晚上無法好好睡覺,連續好幾天。
慢性期
隨著病情繼續進展,皮疹會越來越粗厚,病灶也會比較不紅,逐漸出現苔蘚化、癢疹(結節性癢疹)或如恐龍皮般的外觀,這就是所為「慢性濕疹」的外觀。
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
-
輕微
尚未出現濕疹,但皮膚一直處於乾燥狀態。
-
輕度
除了乾燥,皮膚輕微發紅、脫屑。
-
中度
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鱗屑。
-
重度
嚴重的紅斑、丘疹、鱗屑,皮膚出現小水泡及滲出液,抓痕累累,傷口流出組織液,隨後形成痂皮,皮膚逐漸苔蘚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原因
朱家瑜醫師表示,目前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包括:基因突變或表現太低、免疫功能失調、周遭環境的影響、生化代謝上的異常與皮膚障壁功能的缺陷…等因素。
近幾年的醫學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致病基因是絲聚蛋白(filaggrin)的突變,導致角質層功能缺損,皮膚的保濕度在出生時就下降,進而導致嬰兒皮膚乾燥與皮膚炎,之後再由於免疫失調與過敏原致敏化,而導致長期反覆發生。
為了追究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許多病人又想驗過敏原、又想驗過敏功能、免疫指數,其實,這個疾病說穿了就是因為癢而使人一直去搔抓,皮膚就會發炎而引起濕疹,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更厲害的搔癢,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其實這16個字正是異位性皮膚炎最好的寫照。
誤解!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傳染病!
由於皮膚乾燥發炎的關係,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皮膚常會不斷脫屑,往往會造成家長或同學們的誤會,擔心皮屑會傳染此病,或是讓人誤以為這些小孩比較「髒」,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特殊的遺傳體質,並不是一種傳染病!
對患者的其他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對寶寶來說除了引起健康問題,根據德國研究結果指出,當嬰幼兒過敏被誘發後,約24%的過敏兒會有情緒問題,等於每5個過敏寶寶至少就有1人出現情緒問題,使孩子容易沮喪、自卑或易怒,進而影響同儕關係及家人相處!
因為伴隨過敏症狀出現的不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常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紅斑、丘疹,或是抓破皮的痕跡,很容易影響孩童的外觀、導致自卑;此外,瘙癢難耐的發作在「夜間」會顯得更為嚴重,也會影響孩子與父母白天的精神情緒。
甚至在臨床門診中也曾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因擔心身上的紅疹、抓痕被同學看到,夏天總是穿著長袖、不愛運動,對自己沒信心,進而影響人際關係的案例。
此外,長期搔抓、睡眠不足、精神不佳也會使孩子上課無法專心,特別是對於一些年紀較大、有功課壓力的孩子,父母也容易責怪孩子對課業不用心。朱家瑜醫師強調,希望家長對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能多一些體諒,盡量不要將額外的負面情緒擴及孩子身上,因為孩子本身已經相當不舒服了。
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4大迷思
迷思一:以為靠驗血就可以確定有無異位性皮膚炎
醫師解答:
目前並沒有任何單一的症狀或抽血檢查可以直接就診斷出異位性皮膚炎!必須根據病患的各項病史與臨床表現綜合判斷後,才能下判斷。要診斷異位性皮膚炎不是靠抽血,許多患者懷疑自己好像有異位性皮膚炎時,第一個就想到是不是可以驗一下過敏指數或過敏原?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驗過敏原並不能幫助診斷異位性皮膚炎。
迷思二:以為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自己好
醫師解答:
事實上,大部分的異位性皮膚炎不會根治,但可以被控制,若希望能控制到不影響孩子,學齡前更應該要積極治療、費心照顧,不可以放任不理,否則只會越來越惡化,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這種疾病而言,治療的目標並非根治,而是使它盡量不要發作,因此,協助寶寶做好皮膚的日常保健,擦適合的保養品,以減少復發的機會,才是爸比媽咪要和醫師共同合作的重要事項。
迷思三:以為食物是讓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關鍵
醫師解答:
的確,在2歲前,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食物很容易引起過敏,因此多注意孩子的飲食有助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狀況;但2歲之後,食物這個因素的影響將越來越小。
華人總有一種迷思,皮膚不好就是吃東西要注意,其實是不正確的,就皮膚科醫師的觀點,很少有一直不好的皮膚病是食物造成的,像很多人對蝦子過敏,3、4歲時就知道了,他們不吃蝦子時皮膚比一般人還好;或是像喝酒會長酒疹的人,不喝酒時根本與常人無異。所以如果皮膚問題一直不會好,肯定不是食物所造成的。
根據全世界各國的研究,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環境中的過敏原,如:空氣中的塵?、黴菌、貓毛狗毛、花粉…等,這些東西很難完全避免,因為只要接觸空氣就會碰到。
迷思四:以為只要勤加塗抹保濕類產品就可以減緩症狀
醫師解答:
皮膚的保濕為什麼重要?是因為本來皮膚完整時有一層保護膜,皮膚乾燥時就會有裂縫,一旦有裂縫,接觸到外界的刺激物質,如:洗手、洗澡用的清潔產品、化妝水等,或接觸到過敏原,如:抱貓狗、空氣中的塵?、黴菌等,就可能讓皮膚發炎,一旦發炎,皮膚的裂縫就會變大,水分蒸發得越多、越乾燥,此時刺激物質和過敏原就更容易經皮吸收,造成過敏,最後整個發炎、龜裂、紅腫,變得更癢,如果這時又加以搔抓,就會把裂縫抓得更大,也就更容易過敏,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一般來說,強調保濕的重要是指日常保健,如果異位性皮膚炎已經發作得很嚴重時,塗抹保濕產品已經無法發揮作用,此時,儘速就醫,依照醫生的專業指示進行藥物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新「三線治療原則」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治療呢?朱家瑜醫師表示,有鑑於去年亞太區制定了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準則,台灣也希望能制定出符合國情的治療標準,因此,皮膚科醫學會特別召集北到南的30位專家一起討論。
根據目前皮膚醫學界的共識,制定了一套異位性皮膚炎的全方位治療方式,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治療方法來減少類固醇使用、減輕副作用,並得到更好的療效。
以下就是目前皮膚科醫學會所提出的「三線治療原則」,第一線治療原則是對於一般的患者應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如果第一線治療方式的效果不彰,再採用第二線療法;同理,第三線治療方法則建議留到最後再使用。此一治療原則亦會隨著醫學的進展與新藥物的發明而不斷修正。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原則
第一線治療
-
保濕劑:改善皮膚障壁功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量
-
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間歇性使用
-
抗組織胺藥物:止癢、改善睡眠品質、改善免疫體質
-
治療性病患衛教
第二線治療
-
局部塗抹Calcineurin抑制劑藥膏:tacrolimus、pimecrolimus(不含類固醇)
-
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
-
紫外線光療
-
若有感染就要局部塗抹、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藥物
第三線治療
-
口服或注射低劑量的免疫調節劑治療
-
抗菌劑
-
其他醫療方式
避免惡化的日常照顧
平常在家,爸比媽咪該如何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才能在正規治療之外,給予寶寶最適當的呵護呢?朱家瑜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
做好保濕工作
除了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正規治療之外,在照顧上,爸比媽咪最重要的就是為寶寶做好皮膚保濕的工作,因為皮膚乾燥會使表皮的障壁功能變差,更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而加重原本的皮膚炎,所以平時要多擦保濕劑、潤滑劑,尤其是在清潔肌膚之後。
朱家瑜醫師指出,傳統上最好的潤滑劑是凡士林,因為它很油、不容易乾掉,又幾乎不會引起過敏,缺點是相當不透氣,擦完後常讓人感覺皮膚無法呼吸,有時還會引起阻塞性的毛囊發炎,所以現在才會開發出很多新的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保濕劑和潤滑劑,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時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詢問專業醫師的意見。
-
注意感染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很容易受到感染,在嬰幼兒時期,感染是惡化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葡萄球菌與?疹病毒的感染。
在人體皮膚某些部位本來就有少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皮膚表面因為會不停滲水,成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很好的養分,因此菌落數就更多,更容易造成感染,和皮膚炎的惡化有顯著相關。
很常見的是在耳朵、鼻子周圍形成金黃色痂皮,有時會伴隨發燒,這時就像蜂窩性組織炎一樣必須盡快口服或施打抗生素,如果誤以為只是一般濕疹,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為細菌感染可能引發敗血症。
另外,常見的還有?疹病毒感染,會擴散到全身,平常?疹病毒只會長在嘴角、眼角、鼻子周圍,但如果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因皮膚保護功能不佳,就很容易擴及全身,造成擴散性的皮膚病變,若寶寶受到?疹病毒的感染,就必須吃抗病毒的特效藥來治療,通常約只需3∼5天即可獲得改善。
-
避免給孩子施加情緒壓力
朱家瑜醫師特別提醒,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情緒上的變化常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特別是考試的壓力、親子關係或同儕互動不良…等。
許多父母常對治療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一味要求孩子吃藥、擦藥,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就責怪孩子不夠努力,如此一來也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往往事倍功半,有時反而造成反效果,使小孩對治療產生排斥。因此,家長一定要多體諒孩子的不適,以鼓勵來代替責備,一起面對異位性皮膚炎這個長期的共同敵人!
-
減少環境中的刺激物質與過敏原
環境中有許多刺激性物質,如:清潔劑、肥皂、毛衣、尼龍衣物與其他化學物質,以及許多過敏原,最常見的就是塵?、蟑螂、貓毛、狗毛和花粉,這些都有可能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惡化,因此爸比媽咪們平常需留意居家環境的清潔整理,多涉獵一些避免接觸過敏原的方法。
朱家瑜醫師表示,上述常見的過敏原裡,並不包含食物(只對2歲以下較有影響),幾乎都是存在於環境中的過敏原,因此,做過敏原的測試對於診斷異位性皮膚炎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原因是因為早就可以預料過敏原80%、90%以上都是塵?,所以驗血只是滿足爸媽的好奇心,對實際情況的幫助有限,只要爸比媽咪努力做好抗菌防?的工作,就能給寶寶一個舒適安全的成長環境喔!
朱家瑜
現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專任副教授、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德國弗萊堡大學皮膚科進修藥物皮膚過敏反應、法國巴黎第十二大學皮膚科客座教授、巴黎Henri Mondor醫院皮膚科臨床研究員(進修藥物疹與皮膚水?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