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給孕媽咪好心情 !
作者: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Amber 演出/準媽媽江盈億
為了孕育優良的下一代,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必須為自己和胎兒創造舒適的環境;近年來,有不少準媽媽開始重視胎兒教育,在胎兒出生前,會以舒服的音樂、光線、按摩等方式,給予胎兒不同層面的刺激,希望能藉此啟發胎兒五感發展。
音樂胎教很受歡迎,但音樂胎教指的並不只是輕柔的莫札特音樂,如果準媽媽身旁的人,能時常說出正面鼓勵的話語,一樣能達到良好的胎教效果!
不管是來自母親的養分或是外在環境,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都會成為影響他往後是否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關鍵,所以自古以來,便有「胎教」一說。但近年來,漸漸有研究者發現,當孕婦適當接觸一些優雅的旋律及音樂,胎兒會出現輕微胎動,似乎能間接促成良好的養胎環境,加上現代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輕柔的音樂對於胎兒來說能達到安撫效果,因此近年來,不難發現音樂胎教逐漸蔚為風行。
心跳及腸蠕動都是音樂胎教
相信眼尖的準媽媽一定會發現,許多市售的育嬰書籍都曾談到胎教的重要性及方法。若在胎兒出生前就給予音樂的震動及聲波,或是撫摸肚皮,藉此培養其聽力、觸覺等五感,可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更加完善,讓胎兒在出生後能「贏在起跑點」。某些溫和的胎教方式(例如聆聽輕音樂)的確有一試的價值,有些學者甚至更明確指出,胎兒成長至26週後,便會產生聽力,進而建議欲實行音樂胎教的準爸媽,不妨從這個時間點切入,才能把握住黃金時機。
從音樂胎教這個領域來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學者秉持著不同論點,若僅根據研究對象來看,以往大概可分為「給予胎兒音樂」及「給予胎兒和準媽媽音樂」兩種方向,不過,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則有不同的看法。她表示,「僅給予孕婦音樂」,也是達成音樂胎教的一種方式,雖然研究人員在使用監測儀器後,發現胎兒聽到音樂時會產生胎動,但比起外在環境的聲音,胎兒最先接收到的,應該是準媽媽的心跳聲、腸蠕動聲或是器官摩擦的聲音,如果準媽媽在聽完音樂之後,能夠消除疲勞且擁有愉快心情,身體機能也會隨著變好,一旦身體機能健康,也有利於胎兒成長,自然能達到胎教效果。
應以輕音樂或大地音樂為首選
林俐玉護理師表示,市面上的音樂類型千變萬化,但對於準媽媽來說,最保險的是起伏不大、節奏輕柔的輕音樂,且以色列一項研究甚至指出,讓早產兒聆聽莫札特音樂,甚至有助於早產兒增加體重,能提供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使他們較快脫離保溫箱,可見此類型音樂的影響力,所以應以輕柔類型的音樂為首選。不過,也有一派學者將孕婦比喻為「宇宙」,認為孕婦體內的血液或器官在運作的時候,會呈現類似風聲、水聲、鳥鳴或樹葉摩擦的聲音,所以日本也曾有唱片公司根據此理論,發行了模擬大自然聲音的胎教音樂。人在情緒緊張的狀況下,生理方面會有許多功能發生失調,準媽媽聽了這些輕柔、自然的音樂之後,若能感到放鬆,就可減少因為情緒緊張而導致腹瀉、脹氣的機率,如此一來,胎兒所面臨的「宇宙」當中,也可免去不少雜音。
流行音樂也可幫助放鬆
雖然傳統的大自然及古典音樂,皆為胎教音樂首選,但林俐玉護理師指出,準媽媽並不用侷限於輕音樂,如果在懷孕前就習慣聆聽某些時下的流行音樂,在懷孕過程時選擇其做為胎教音樂,其實也能帶來不錯的放鬆效果,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心情愉悅,基本上都可列入選擇清單內。
不過,有些準媽媽或許會好奇:「如果懷孕前我最喜歡聽的是搖滾樂,懷孕後還可以常常聽嗎?」林俐玉護理師建議,雖然選擇音樂的前提是能使孕婦感到開心,但有理論指出,若胎兒突然聽到過於刺激或是節奏感太重的音樂,會影響到心跳及交感神經,就算準媽媽戴著耳機,避免讓胎兒直接接收到外界強烈的聲音刺激,但準媽媽在聽搖滾樂的當下,心跳還是會加快,且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一旦孕婦過於亢奮,也會使胎兒處在一個較不穩定的環境,所以應儘量避免常聽這種類型的音樂,才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聽音樂時間不宜太久
為達到更有效率的音樂胎教,準媽媽聆聽音樂的時間及次數不宜太過頻繁,也別花太久時間,建議一天2次,每次20∼30分鐘即可,且每天所聽的歌曲不要差異過大,沒有使用耳機的時候,聲音控制在約75分貝左右是最佳音量。
雖說並不會嚴格限制準媽媽聽的音樂類型,只要準媽媽能聽得開心就好,但針對胎兒的胎教音樂,儘量還是必須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音樂聲調不能太尖銳刺耳,最好是高、中、低音均衡,例如輕鬆活潑的小舞曲、旋律婉轉悠揚的抒情曲、較為寧靜的冥想音樂,這些都可列入參考的音樂清單中;此外,莫札特、巴哈、舒伯特等巴洛克時代的古典音樂家創作曲,也有緩和準媽媽情緒的作用。聽音樂時,準媽媽應距離音響喇叭最少1.5∼2公尺,或是用耳機放在孕婦的肚子上。如果要把耳機直接放在肚子上,除了要選擇經過特殊處理的音樂外(正確的音樂頻響範圍應為500∼1500赫茲),音量也不能太大,如果要把耳機放在肚子上的話,可以先把手掌放在耳朵與耳機中間,然後調到覺得適中的音量,這時聽到的音量大小(一般約60分貝左右),就相當於胎兒在腹內聽到的聲音強度。
對孕婦說好話•也能成為好胎教
林俐玉護理師指出,一般人對於胎教音樂的定義,通常是具有優美和旋且音域不會太廣的輕柔音樂,但胎教不僅只是音樂的流動,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其實也可以成為胎教的一部分。假使孕婦週遭的人常常對她說:「妳做事怎麼都做不好?」、「快一點!動作為什麼這麼慢?」這類充滿情緒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準媽媽的情緒勢必會受到影響,若長久下來導致焦慮或緊張,孕婦的生理功能就會開始失調,不但無法達成胎教目的,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胎動不安。
因此,如果週遭的人常對準媽媽說好話,使準媽媽聽到正向的鼓勵,並給予尊重對待,創造一個美好又單純的生活環境,就可盡到善待孕婦的行為;雖然這種做法無法直接對胎兒造成影響,但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快樂,對胎教都有正面的幫助。
不分晝夜•都可實行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的實行時機,是不少準媽媽的共同疑惑,有些準媽媽甚至深信在每晚睡覺前聽音樂,才能達到安撫胎兒的作用。林俐玉護理師表示,就以往的說法來看,準媽媽在一天之內大約進行2次胎教即可,基本上沒有限定要在哪個時段進行,只要想聽音樂時,就可以隨時聆聽,不
管是在哪個時間點,只要能使準媽媽感到放鬆,都會對胎兒有好的影響。
不過,現代已有越來越多準媽媽都身為職業婦女,常常撐到產前沒幾天才開始請產假,但在工作期間累積的壓力,對身心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成為負擔。因此,林俐玉護理師也建議,準媽媽在出門上班前,可以先聽一段音樂,儲備愉悅的心情;回到家後,為了消除疲勞,則可選擇輕柔的沙發音樂,有助於放鬆在外累積的緊張情緒。若公司允許,在工作中突然感到大量壓力時,準媽媽可以不影響工作進度為前提,戴起耳機聆聽具有振作力量的歌曲,除了能夠進行胎教,轉換心情之後,或許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音樂胎教應以準媽媽需求為主
林俐玉護理師表示,有些準媽媽為了使胎兒能夠更直接地聽到音樂,會將耳機直接放在肚皮上,但離胎兒最近的聲音,終究是羊水及孕婦體內的器官運作聲,且胎位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便很難確定胎兒的耳朵位於哪個部位,因此才會建議音樂胎教應以準媽媽的喜好及需求為首選。
雖然進行音樂胎教後,可使母親及胎兒感到身心放鬆,但實行音樂胎教之後,除了能給予準媽媽愉快的生活環境外,還可使孕婦產生「莫札特效應」,情緒管理及壓力紓解都將獲得改善,並激發工作力與行動力。家人及朋友也別忘了發揮同理心,隨時給予準媽媽支持與鼓勵,畢竟懷胎十個月的辛苦,只有準媽媽本人才能體會,只要是一點小小的讚美,都能使她們獲得大大的勇氣,迎向嶄新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