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預防產後脫垂   

訪撰文暨插畫/湯佳珮
諮詢/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朱大維


一般來說,韌帶、筋膜與骨盆底的肌肉群都能將子宮、直腸與膀胱固定在正常位置,使得器官不會往下墜落或脫垂。一旦這些組織開始出現鬆弛現象,子宮與其他鄰近的臟器亦會逐漸往陰道下垂。本文也將由醫師來告訴媽咪,如何預防與改善產後脫垂的問題。

為什麼會脫垂?
骨盆腔臟器脫垂,經常是多種因素所造成。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懷孕,在自然產的過程中,胎頭經過陰道時的擠壓,使得支撐子宮、膀胱的韌帶或筋膜受到破壞,甚至會傷及神經。
如果生產時間過長、或是胎頭及胎兒的肩膀太大,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會更大;當這些支撐骨盆腔臟器的韌帶或筋膜,受到的傷害太大、或患者本身的支撐韌帶本來就比較薄弱,則子宮脫垂或陰道鬆弛的現象,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就會出現。一般來說,懷孕及生產會導致陰道鬆弛及子宮脫垂,而且經常合併膀胱脫垂或直腸脫垂現象的發生。

自然產造成子宮脫垂的發生率?
根據研究顯示,懷孕在生產前(約36週時),即有46%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脫垂問題,產後6星期更高達83%的人有脫垂的情形。34%的人會膀胱脫垂,14%的人是子宮脫垂,18%的人則是直腸脫垂。其中又約有11%的產後婦女因脫垂或尿失禁,而需做進一步手術治療。除了自然產之外,長期咳嗽、便秘造成腹壓升高,或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容易造成子宮脫垂。

有殘尿感,用力解尿也容易導致脫垂嗎?
「好像沒有尿完……。」這種感覺我們稱為「殘尿感」,此時不宜用力解尿,用力解尿反而會因腹壓增加而加重脫垂現象。膀胱與尿道脫垂,也會引起殘尿感,讓人覺得解尿不順、尿不出來。

脫垂的症狀、類別與影響?

  • 性交時,有時候空氣會進入陰道,這時候會像拉風箱一樣發出很大的響聲(陰吹),不但使人產生心理壓力,而且性快感也不如從前。

  • 陰道鬆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在自然產的生產過程中,胎頭經過陰道時的擠壓,使得支撐子宮、膀胱的韌帶或筋膜受到破壞,甚至傷及神經。陰道鬆弛主要令人困擾的症狀,就是在外陰部會有下墜感,感覺陰道口的子宮一直往下掉,甚至子宮突出在陰道口之外,除了造成不適之外,也會使下背疼痛,這些症狀尤其在站立的時候更為嚴重,平躺下來則可稍微緩解。若要行房,可能會更加困難,因為感覺好像有東西擋在那裡;丈夫也可能抱怨妻子的陰道太過鬆弛。

  • 陰道鬆弛經常是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或陰道側壁脫垂的綜合現象。陰道後壁脫垂又被稱之為直腸脫垂,也就是陰道後壁鬆弛,使得肛門口往上的這一段直腸,往前方的陰道壁膨出,形成直腸脫垂。這會造成解便後,有些殘留的糞便堆積在直腸脫垂處,不易將大便解乾淨,而有「裡急後重」的不適感;而陰道前壁鬆弛的發生,又稱之為膀胱脫垂。
    膀胱在陰道前方,若是陰道前壁或是支撐膀胱的韌帶和筋膜鬆弛,膀胱就會往後下方的陰道方向脫垂,這時子宮跟著往下脫垂,經常會使位於陰道前壁前方的尿道結構改變,並有尿失禁的情形產生、嚴重時則有排尿困難的問題。若將脫垂的子宮往內推,即可順利解尿。若是時常無法將尿液解乾淨,長期下來會造成腎臟尿路水腫、慢性腎臟病或泌尿道感染發炎。

一旦子宮脫垂,還會自行恢復嗎?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有研究發現,連續追蹤5∼10年後,骨盆底疾病(包括尿失禁及脫垂)皆會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因此子宮脫垂若置之不理,也不會自行恢復與改善。

如何治療脫垂問題?
脫垂或陰道鬆弛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強化骨盆肌肉、藥物療法及手術治療。除了手術之外,平時應養成習慣,持之以恆才會改善問題。若是孕期想治療陰道鬆弛,由於母親的子宮內尚有胎兒,在治療陰道鬆弛時,需同時考慮到母親及胎兒。

治療的方式包括下列各項:

  1. 不要憋尿;解尿時,切勿使用腹部力量。

  2. 減少對腹部所造成的壓力,以免子宮脫垂。例如:長期慢性咳嗽、肥胖、穿戴過緊的束腰或是常扛重物。

  3. 凱格爾運動(陰道訓練)亦是一種主動式的強化骨盆肌肉訓練。做法為向上收縮肛門、陰道及尿道,保持肌肉群收縮至少6秒,再慢慢放鬆5秒,重覆收縮每次20遍以上,每日3回。

  4. 生產時盡量避免對產道造成傷害。目前所知,「產後陰道鬆弛、子宮脫垂」與「生產時第二產程過長及胎兒較大」有關,因此應盡量避免這些負面因素。懷孕期間孕婦應控制體重,懷孕期間理想的體重增加幅度約為10∼12公斤。

  5. 在產後傷口痊癒期間,應多補充水分,並多攝取水果、蔬菜或麥麩類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亦可請醫師開立軟便藥物,藉以改善便秘的情形。

脫垂治療的醫療輔助方式
計劃未來仍要生育的婦女,一般醫師會優先選擇最不具侵入性及危險性的治療方式。除了單做凱格爾骨盆底肌肉運動外,產後可加上輔助工具治療,例如:

  1. 生物回饋:
    藉由電子或機械工具,正確評估患者的神經、肌肉及自主神經的活動,並以聲音或視覺回饋告知病患。能夠教導患者正確地收縮骨盆底肌肉,以及抑制膀胱迫尿肌的不正常收縮。

  2. 陰道錐(陰道啞鈴):
    其方式是將不同重量的錐體放入陰道內,使用者必須將骨盆底肌肉收縮,以防止其掉落,使用的過程中無形做了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

  3. 電刺激:
    骨盆底肌肉復健包括主動式運動(凱格爾運動)及被動式運動。電刺激即屬後者。雖然主動運動效果良好,但是對於無法正確有效執行骨盆底肌肉收縮的病人,電刺激不失為一種選擇。電刺激同時可以治療應力性尿失禁、頻尿、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利用不同的頻率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

  4. 子宮托:
    對於暫時或無法做手術的病患,可以放置子宮托於陰道內,使脫垂的部位得以支稱,但是必須注意衛生,預防感染及黏膜潰瘍。

度子宮脫垂者,建議以凱格爾運動練習骨盆肌肉收縮、或加上輔助治療,延緩症狀惡化;嚴重子宮脫垂者,則須透過手術改善。約有11%的女性因脫垂或尿失禁而需做進一步手術。當子宮陰道脫垂日益嚴重,進而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時,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為恢復骨盆生殖道結構,也就是生殖道重建整形,亦可稱為陰道緊縮術,這在國外是十分普遍的婦科整形術,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性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國內也越來越盛行此種手術,尤以產後最多。

有脫垂問題,仍能發生性行為嗎?

即使脫垂,還是可以有性行為,然而嚴重脫垂會影響到性行為。有研究發現,38%的女性會因為脫垂而影響發生性行為的意願,25%的男性則覺得其性伴侶脫垂,會影響到性行為的品質。

關於子宮脫垂的常見錯誤觀念?

  • 產後子宮、陰道脫垂與尿失禁不常發生。

  • 子宮、陰道脫垂只會發生於老年人身上,是更年期以後的事。

  • 子宮陰道脫垂是一種老化現象。

  • 做骨盆肌肉訓練無法改善子宮、陰道脫垂。

  • 子宮陰道脫垂只能以手術治療。

 

朱大維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美國亞伯愛因斯坦婦女泌尿暨骨盆重建中心研究員
現任:美兆健康管理中心旗艦館院長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