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幼兒記憶力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吳麗媛
中央大學學習育教學所 丘嘉慧博士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化妝/筱喬
演出/漂亮媽咪:林君姵 / 可愛北鼻:鄭喬云
市面上有許多幼兒讀經班或幼兒潛能開發班,很多孩子從兩歲開始就被爸爸媽媽送去上課,有時候,因為可以在親朋好友面前朗誦、表現,孩子受到鼓舞後,更加樂於背誦,但是,幼兒的記憶力究竟如形成與發展?那麼早開始進行背誦,真的好嗎?記憶力與理解力又有何相關性
?還其他方法對提升幼兒記憶力能夠產生更正面的影響嗎?
記憶力是什麼?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丘嘉慧博士指出,想要了解記憶力是什麼?其對發展的影響?首先必須瞭解人類的記憶系統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在我們身處的環境當中,每天都充斥著無數的訊息,但是唯有被我們注意到的訊息(無論是經由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或是味覺等哪一個感覺來接受),才有可能進入我們的記憶系統。例如我們走在商業區的街道上,兩旁充滿形形色色招牌、廣告,不特別、不吸引人的,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記憶過程的第一個要件是要有注意力!
換句話說,無法獲得注意的訊息,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到記憶當中。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工作記憶)與長期記憶。我們把注意到的訊息當下儲存在短期記憶中,經過複誦和組織的處理使得記憶轉存於長期記憶中,最後,則是提取的能力,我們要能把存在長期記憶中的東西提取出來使用。
記憶系統運作
注意力=>短期記憶(包含工作記憶)=>長期記憶=>提取
-
短期記憶 什麼叫做短期記憶 ?
丘嘉慧博士表示,短期記憶指的是當下接受到的任何訊息,存在我們腦中的時間很短暫,可能只有數秒或是一、兩分鐘,我們用語音來存取這個訊息,容量是有限的,例如當別人告訴你一個新的電話,當下可以記住,但是一轉頭要撥電話時就忘記了,所以我們要經過不斷複誦讓自己記住。 短期記憶的容量大約是7加減兩個物件,記憶的物件可以是簡單的訊息,如數字;也可以是較複雜的訊息,如字彙。此外,如果我們將20個東西(字母或數字)分為有意義的7個組塊(chunk),能讓我們的短期記憶容量增加。
-
工作記憶 短期記憶除了是記憶轉存至長期記憶的中繼站外,還是我們完成思考、閱讀理解、推理、解數學題等工作的場所,從長期記憶提取出來的記憶支持我們完成上述工作,此時的記憶稱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例如,正在聽老師教授「記憶是什麼」,我們必須運用到一些過去曾經聽過,並且已經理解的相關概念,例如,「短期」、「長期」、「接收」、「提取」等本身的字義為何,才能進一步理解老師所陳述的內容,並能立即思考我到底聽不聽得懂?要不要現在向老師提出我的問題呢? 「問題解決」同樣也是由工作記憶所完成,例如,發現了問題,我可以使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此外,當我們在進行閱讀時,同樣也必須運用工作記憶,例如,能不能處理上下段落的連結關係?能不能說出每一篇章的大意主旨?如果閱讀的內容當中,充斥著還不知道字義的新詞彙或缺乏背景知識,也就表示無法運用工作記憶來進行理解,閱讀時也會被阻斷,必須停下來先查詢新詞彙的字義,否則將很難真正理解閱讀的內容。
-
長期記憶 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所在,也就是我們的「知識庫」。其中包含了程序型的知識與陳述型的知識,前者指的是知道如何做,例如,知道如何騎腳踏車、知道如何游泳;後者則是指事實性的知識,例如,知道美國的首都是哪裡。
Q:如何達成完整的記憶任務,從短期記憶進入到長期記憶,然後可以容易被提取?如果兩歲半的幼兒不斷地背誦唐詩或三字經,對往後的記憶能力發展真的有幫助嗎?
機械性背誦 丘嘉慧博士指出,一般人為了要將訊息儲存在記憶中,會採用機械性的背誦,也就是藉由重複朗念的方式,例如,當別人告訴你一組全新的電話號碼,因為怕忘記,所以在拿筆寫下來之前,會不斷地複誦這一組號碼;國中時,老師上課教到化學元素表:氫、鋰、鈉、鉀、銣、銫、?…..,也會重複地朗誦,讓自己記住,然而,藉由這樣的背誦方法,對於記憶的保存效用很小,可能只要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了。
精緻化背誦
對於接受到的新訊息,加以意義化,較能產生長期記憶的效用。舉例來說,國中時,老師上課第一次教到化學元素表:氫、鋰、鈉、鉀、銣、銫、?…..,能夠以生活中的經驗連結這些化學元素,例如想到「氫」就想到氫氣使得氣球飄在空中,「鋰」想到手機上的鋰電池,….以此類推,經過這樣的組織,透過「有意義化」:利用自己已經熟悉或喜歡的事物,加以連結,不但對於長期記憶產生幫助,想要用到時,較容易提取,對於我們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記憶力與思考力是一體的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吳麗媛指出,幼兒的記憶跟思考是不能區分的,皮亞傑(Piaget)與 維高斯基(Vygotsky
)都曾經提到過,學齡前的記憶能力就是思考能力,不管用動作或手勢表情,刺激反應的連結,都是由經驗而來,直到年紀越來越大之後,才會因為有目的要記憶而去思考。
是否能與過去經驗做連結? 丘嘉慧博士表示,人們在充滿各式各樣刺激的環境中不斷學習,藉由記憶能力將學習到的東西儲存起來。如前所述,記憶能力包含了注意力、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提取能力等,但事實上這些能力也都與個人的舊經驗息息相關,不論是舊經驗引發我們注意新奇的事物、根據舊有的經驗來組織和形成記憶,或是從長期記憶的資料庫來進行提取舊經驗做思考或學習。 因此,當孩子年紀還很小的時候,當下可能會因為詩詞的韻律,可以很快將唐詩或三字經記起來,但他可能因為缺乏經驗幫助他將背誦的內容做組織,再加上幼兒的大腦發展還沒有成熟,只要時間一久就會產生遺忘,這也就是為什麼成人很難清晰地回想起來自己一、兩歲時發生什麼事情,做過哪些事情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說起小時候發生什麼事,都是因為父母告訴我們的。
為什麼我們現在回想不起來一、兩歲時發生的事情? 1. 當時大腦還未發展成熟。 2. 語言能力尚未發展成熟。記憶力的表現與語言能力緊密相關,我們會以語言組織所見所聞並表達出已經記起來的事情。 3. 當時缺乏足夠經驗協助組織,難以產生長久記憶。
思考:為什麼希望孩子背誦唐詩與三字經? 如果只是不斷地讓兩歲的孩子一直背誦,對孩子記憶發展的幫助是很低的,尤其孩子的年紀還那麼小,爸爸媽媽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自己希望孩子去背誦這些東西呢? 與其不斷地讓孩子背完一首又一首,不如先教孩子詩詞當中的單詞的意思,或是跟孩子討論詩詞中的意義與意境,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爸爸媽媽可以像與孩子分享繪本故事一樣,雖然孩子還不認得字,但是可以與孩子分享這首詩在形容什麼呢?白日是什麼意思?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時代背景又是什麼呢?這些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發展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
勿抹煞孩子最珍貴的主動性 吳麗媛副教授指出,當孩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能夠背出一首又一首唐詩時,爸爸媽媽通常都會說很棒、很厲害,這樣一來也會越來越增強孩子想要一直背誦更多的唐詩,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當孩子背不出來,爸爸媽媽也不應該露出失望的表情,或是拿孩子與他人比較,杜威曾說遊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遊戲,如果孩子那麼小的時候你就讓她感受到壓力與挫折,將來長大更難以對學習有熱情。
壓力會影響記憶 丘嘉慧博士強調,既然記憶過程的第一步是注意力,孩子只要注意力有在上面,就有機會把學習的東西化成他自己的知識概念,此外,壓力會影響記憶,如果爸爸媽媽是用逼迫的方式讓孩子學習,或是在過程中給孩子不好的感覺(例如,表現出對孩子失望的表情或言語),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學習就是沒有幫助的,孩子不願學習,更不會願意把學習的事物記下來了。 因此,引導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覺得這個學習是自己想學的,以及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可能是完成一件工作、也可能是大人的稱讚),讓孩子感受學習的愉悅和有趣,如此一來,爸爸媽媽也不必擔心孩子不喜歡學習或是記憶不好了。
如何協助孩子發展記憶能力? 吳麗媛副教授與丘嘉慧博士與我們分享以下方法,提供爸爸媽媽們做參考:
-
要訣1:多元的生活經驗
丘嘉慧博士指出,閱讀故事繪本是一種經驗,帶孩子出外到動物園玩是另一種經驗,繪本中的大象跟孩子們實際看到的大象體型大小不一樣,當孩子看到不同的東西,他會提出的問題也會不一樣唷!透過實際的體驗,能夠擴展孩子的生活經驗。 自然經驗的記憶 吳麗媛副教授也強調書本或教具都是一個輔助工具,她進一步與我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她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她也幫孩子買了各類型的圖書與有聲影帶,不同材質與大小的積木,以及具教育性質的多功能玩具,讓孩子自由的去閱讀與操作。 但是只要是週末假期,她一定會盡量帶小孩到戶外,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看到廣告的標示,車牌,道路名稱,她有時候都會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我們一起來數數從這一個紅綠燈,到下一個紅綠燈,會經過幾棟房子呢?會看到幾輛黑色的車子呢?」 協助孩子發展記憶與思考能力,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慢慢地更有挑戰性,開始跟兩個兒子玩文字接龍,例如,可以利用水果動物的名稱,全家一起來接龍,到了4、5歲甚至可以開始編謎語了,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覺是有趣的。 多多運動! 運動對記憶發展很重要,甚至比食物更重要!多帶孩子從事戶外運動或是有氧運動吧!
Q:為什麼有些孩子短期記憶很厲害,但是長期記憶就沒有辦法了?! 吳麗媛副教授認為,當希望孩子所記住的東西跟他的日常生活完全沒有相關性,缺乏實際經驗的時候,孩子一定很難記住,因此,將希望孩子學習與記憶的東西,自然有趣的融入在生活經驗裡面,非常重要!
-
要訣2:多與孩子互動,引導孩子用語言去描述
丘嘉慧博士開玩笑地說,她常常鼓勵很多新手爸媽要很多話,因為與孩子的互動對話愈頻繁,越能加深孩子的經驗與記憶,當孩子能夠用語言描述的時候,也表示在經歷記憶過程中最後一步:提取,通常孩子能夠用語言描述出來,也表示他能夠活用他所學到的,例如,帶孩子去動物園玩,從動物園回到家之後,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想一下今天去動物園看到什麼,甚至可以互相討論不同動物的外型與特性是什麼? 爸爸媽媽可以自己先做「示範」,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感覺,再請孩子分享他的感覺,協助孩子把經驗做一個組織整理。 與孩子一起念繪本的時候,丘嘉慧博士建議,依照孩子的生活經驗及語詞的能力,選擇程度適中的,因為太過深奧或太難懂的內容,會讓孩子沒有辦法與舊經驗產生連結,較容易失去注意力,在閱讀時也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提醒孩子思考,在思考中孩子就是在記憶。
例如,媽媽分享完一個故事,明天請孩子說說昨天媽媽講了什麼故事,或是藉由問問題討論的方式讓孩子把剛剛聽過的故事做組織,「桃樂絲在冒險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人呢?」,進一步做思考,「你覺得為什麼這個主角會這麼想,這麼做呢?」、「如果你是他,會不會有其他的做法呢?」不但是協助孩子學習組織訊息提昇記憶力,更是協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針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甚至也可以在管教的問題上做討論,跟孩子藉由故事內容討論出適合我們自己家要遵守的規則。 寶寶還不會說話之前,也不要吝嗇對他說話,什麼都可以說,「現在爸爸要幫你換尿布囉!」、「這樣有沒有很舒服?」、「我們等一下要出門去,去找奶奶玩唷!」把你正在做什麼,跟孩子敘說,雖然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但是孩子會用動動手腳、呵呵笑來回應,只要想辦法跟孩子對話,對孩子都是有幫助的,當孩子聽到越來越多的詞,他能學到的詞彙越多,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幫助。多對嬰兒期的寶寶說話,除了語音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傳遞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能有安全感,認為自己是被愛的。 回應孩子的「為什麼」,但不要立即給答案 吳麗媛副教授表示,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他的知識可能還無法幫助他自己瞭解到他看見的東西是什麼,發生事情的整個過程,爸爸媽媽可以多鼓勵孩子在不知道的時候,多去做做看,此外,如果孩子問了很多問題,也不要立即給答案,而是要鼓勵或協助孩子一起找出答案,重點是讓孩子本身能夠真正的參與其中,真正的理解,她進一步與我們分享當年她在美國唸書,帶著兩個孩子在那邊的生活經驗。 「在國外的小學和幼兒園,每到寒暑假,老師們會讓小朋友自己選喜歡的東西做一個小報告(project),我記得當時我的大兒子選擇做熱氣球,他就是想知道熱氣球在怎樣的熱度上可以飛起來,也有點類似我們台灣的小型科展,重點是讓每個小朋友真正參與在裡面,相較之下,台灣就是有很多的寒暑假作業讓孩子拼命寫,卻未能真正聚焦於孩子本身的興趣與探究能力。」吳麗媛副教授說。
-
要訣3:了解生理發展的順序,給孩子時間
胎兒在腹中的就有記憶嗎?丘嘉慧博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出生前的胎兒7個月大時聽覺已發展,所以對媽媽的聲音有記憶,當嬰兒出生後會認得媽媽的聲音。孩子的記憶能力受到大腦的發展影響,例如儲存長期記憶的海馬迴,兩歲前還沒有發展完全,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回想起兩歲前的發生過事情。爸爸媽媽也要學習理解生理發展有它的時間性,不要過度要求孩子。
-
要訣4: 心智繪圖MIND MAPPING
吳麗媛副教授與我們分享可以利用主題網概念繪圖,幫助孩子提高記憶物體的層次、加深記憶的強度。 所謂「心智繪圖」就是利用畫出關鍵物或是符號,把左右腦的東西統整起來,用線條圖案不斷延伸關鍵字,故事情節的複述,或是再認,也就是將知識圖象化與視覺化,利用中心主題展開特定關聯性的分枝連結,孩子利用繪圖把他們的想法或看到的東西畫出來。 例如,當孩子閱讀完故事書後,請他們重新分享故事時,先讓孩子將故事主角畫在中間,再以主角為中心展開樹枝狀繪圖,畫出他所記得的情節或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從孩子的畫,不只可以看得到小孩的情緒,經由這樣的繪圖過程,更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記憶力。
吳麗媛 現職: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幼兒教育組)哲學博士 經歷: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私立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專任講師 專長:幼兒教育、特殊幼兒教育、幼兒問題解決、幼兒繪畫分析
丘嘉慧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所博士後研究員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所幼兒教育組博士 經歷: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所 博士後研究員 私立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專長:幼兒認知發展、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