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關於超音波,妳不能不知道的事  

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佩慎 攝影/陳炳煌 化妝/李玉霜 演出/準媽媽楊欣怡 參考資料/《媽媽好孕 寶寶才好運》楊濬光醫師著

超音波就是人類聽不到的高頻音波,為現代婦產科醫師的「第三隻眼」。許多孕媽咪排斥做陰道超音波,但若情況有需要,在更靠近子宮的陰道位置做檢查,較能更準確、及時地觀測到母體子宮與胎兒狀況。

超音波檢查的原理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佩慎解釋,超音波是一種「音波」,它透過「空氣」傳導最差,經過「水」傳導最好,影像看得最清楚(所以有時候需要請孕媽咪配合喝水漲尿,推開充滿氣體的腸子來受檢)。
以產檢來說,醫師將探頭放在肚皮上或陰道中,儀器便會依所接收到的超音波反射繪出母體子宮及胎兒的位置、大小、形狀、結構等,醫師便可藉此判斷胎兒在孕媽咪子宮內成長的情形,所以超音波又稱為現代婦產科醫師的「第三隻眼」。

陰超與腹超的差別
常在診間聽到準媽媽這樣說:「要做陰道超音波啊?可不可以不要…」不用害怕,其實陰超與腹超主要的差別,只在於探頭的形狀與檢查時探頭放置的位置。
陰道超音波是一種較為侵入性的檢查,探頭細長,檢查的過程中,醫師會先在探頭覆上一層保險套,塗上潤滑凝膠後,再放入陰道做構造的檢查。其實陰道超音波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因為在陰道這樣靠近子宮的位置做檢查,對於過去需要漲尿才能詳細觀察的卵巢、子宮等構造,可以有更精楚的解析,也減少了病人需要忍受漲尿的痛苦和等待的時間。
雖然許多孕媽咪不喜歡這類檢查,但有時候為了更清楚了解懷孕的狀況(自陰道深入所以可更清楚地看到子宮、子宮頸、卵巢、胚胎的構造),仍有必要照陰道超音波。
腹超的探頭寬大,檢查時要在肚皮上塗一層凝膠,將探頭放在腹部,透過凝膠、肚皮來做檢查。懷孕初期時需要喝水漲膀胱來接受檢查,但到了懷孕第8週起,因為胚囊裡已經有羊水,大部分的孕媽咪就不再需要事先漲尿。黃佩慎醫師表示,除了懷孕初期外,中後期都是照腹部超音波,需要照陰道超音波其實是屬於比較特殊的情況。

什麼情況需要照陰道超音波?
需要照陰道超音波的孕婦可能有以下情況:

  • 早期懷孕無法確定著床位置
    懷孕6周以前,因為胚胎還太小,有時候因為孕媽咪的子宮後傾(子宮頂向後倒遠離肚皮)或是媽媽肚皮太厚(音波穿透力差),無法用腹部超音波確定胚胎的位置。此時除了漲膀胱做 檢查之外,陰道超音波就是另外一個較快且較準確的選擇。陰超可比腹超更早、更準確地掌握胚胎著床的情況。此外若是懷疑有子宮外孕的徵兆(如下腹悶痛、陰道出血、驗孕呈陽性),醫師也會選擇陰道超音波以確定胚胎著床的位置,排除子宮角或輸卵管外孕的狀況。

  • 有流產、早產的跡象
    早期(懷孕8週以前)出血有可能是胚胎著床位置不佳,子宮外孕,或是子宮結構上有問題。這時需要照陰道超音波以了解狀況,包括胚胎位置,胎盤位置,甚至是子宮構造(肌瘤)等。
    懷孕中後期(懷孕16~32週)出血,則需要測量子宮頸長度判斷早產的可能性。研究發現,當子宮頸的長度愈短(小於2公分或2.5公分時),臨床上發生早產的機率愈高。這時陰道超音波測量子宮頸的長度比腹部超音波來的準確,所以醫師有時會選擇用陰道超音波來做檢查。

照陰道超音波會導致流產嗎?
網路上有媽媽分享經驗表示,自己是因為照了陰道超音波才流產的,所以規勸其他孕婦為了保住寶寶千萬不可去照陰道超音波。
對此網路流言,黃佩慎醫師鄭重澄清:「超音波只是『音波』,這些能量最終只會變成熱能,對懷孕的胚胎或染色體都不會產生影響,也不會誘導子宮頸打開,所以是一種很安全的檢查方式。陰超也只是檢查使用的探頭和放置不同而已,絕對不會引發流產,請媽媽們放心。」通常孕婦有流產、早產的跡象,醫師才會安排照陰道超音波做進一步檢查,之後若流產跟做陰道超音波並沒有因果上的關係。

超音波的盲點
超音波不是萬能的檢查儀器,準確度最高也只有60%∼80%間。除了考慮機器設備及操作人員的經驗之外,懷孕週數、胎兒姿勢、胎盤位置、羊水量的多寡等不確定因素,都會影響到超音波影像的品質及判讀,這是所有準媽媽們應有的認知。

黃佩慎醫師歸納出造成超音波檢查盲點的原因如下:

  • 孕婦腹部的脂肪太厚,會影響超音波檢查準確度。

  • 孕婦羊水過多或過少,會影響超音波檢查的準確性。

  • 胎兒姿勢不佳,例如趴臥使醫師無法看清楚受檢部位。

  • 有些疾病(如橫膈疝裂、水腦等)是在懷孕後期、甚至是出生時才會逐漸出現(動態性變化),懷孕五個月時照正常並不能保證胎兒出生後沒有任何問題。

  • 懷孕的週數大於28週之後,因為胎兒在子宮無法充分伸展,加上骨骼皆已鈣化重疊,檢查效果較差。

  • 胎兒的智商、視力、聽力、染色體異常無法由超音波判讀,是否有長胎記、肛門(無肛症)、耳朵(小耳症)等部位狀況,也無法由超音波清楚辨識。

  • 微小的胎兒缺陷無法由超音波完全辨識,如神經管缺損通常位於尾脊皮膚的小破洞,不容易被發現。

  • 胎兒肢體末端因為寶寶姿勢的關係(如握拳),多數無法由超音波判斷是否有趾節異常。

  • 胎兒若有先天性心臟病,也難以從超音波中診斷出來。

超音波要照幾次才夠?
黃佩慎醫師指出,因為每個孕婦的情況不同,所以沒有一定要照幾次的答案。她認為超音波檢查的重點在「時間」和「內容」,建議的超音波產檢時間點如下:

懷孕時間&檢查內容

  • 5至6週
    確定胚胎著床的位置在子宮內,排除外孕的可能,
    可以檢查有沒有構造上的異常(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

  • 7至8週
    確定胎兒的心跳,頭臀長,進一步確定預產期。

  • 11至13週
    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以早期篩檢唐氏症(配合抽母血+超音波胎兒構造檢查)。

  • 16至18週
    羊膜穿刺也須借助超音波。

  • 21至24週
    仔細照一次,確定胎兒的主要器官發育是否有異常(這一次最重要,也是健保唯一給付的一次超音波檢查),如果準媽媽沒有預算做高層次超音波,請好好把握這一次檢查機會。

  • 30週左右
    評估胎兒的發育狀況、胎位及胎盤功能狀況。

照超音波的時機與內容
不過,如果媽咪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有胎兒異常的家族史或懷孕異常的經驗、甚至是懷了多胞胎、合併有其他發育的缺陷需要定期追蹤「動態性」的變化,醫師可能就會要求每個月或是每兩個星期,以超音波來嚴密監控胎兒的狀況。

照高層次超音波有意義
黃佩慎醫師認為,2D超音波在醫學診斷上有它無法取代的價值和地位,因此自費照3D、4D超音波只是讓準爸媽一窺子宮內奧妙,先瞧瞧寶寶的模樣而已,相較之下,自費照一次高層次超音波對於掌握胎兒狀況較有意義(高層次超音波健保不給付,費用2千元起跳)。
高層次超音波又稱二級胎兒篩檢超音波(level II fetal screen),是屬於2D超音波的一種,使用的儀器更精密,照的時間更久(約半小時)。高層次超音波會對胎兒的器官結構從頭到腳進行詳細篩檢:頭頸部(大腦、腦室、脈絡叢、中線、小腦)、胸部(心臟、主血管血流、肺臟)、腹部(肝、腎、膀胱、臍帶等)、脊椎、四肢、性別等,連胎兒、母體的血流狀況也會一併檢查。
一般建議做高層次超音波的時間點,約在懷孕第21∼24週,此時胎兒體內的器官大致齊備,頭骨、肋骨等尚未鈣化完全,超音波比較能穿透照到器官的細部構造。而且,政府的優生法規定,懷孕24週前發現胎兒有重大畸形,才能合法做引產手術。
不過即使是高層次超音波,對胎兒先天性疾病或畸形的掌握度至多只能達到80%,這是準媽媽需要有心理準備的。所以黃佩慎醫師認為「正因為超音波有其盲點與限制,所以多找一位有經驗、技術好的醫師幫忙仔細看一看,不論在哪個週數,對準媽媽來說都是多一層保障。」
要注意的是,經驗不足的醫師容易忽略胎兒細微的異常變化,而經驗豐富的醫師則能從細微處敏感察覺到可能發生什麼異常,因此不管是照什麼等級的超音波,尋找經驗豐富的醫師來做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黃佩慎醫師
現任/慈濟醫院台北院區婦產部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經歷/台大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總醫師、研修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襪娃娃本舖--純手工製作襪娃娃、口水巾、手搖鈴娃娃

蝶豆花、洛神花、番茄...等農產品訂購

 
媽媽寶寶雜誌 授權刊出  2013年5月號)

回上頁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