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的指甲看健康
採
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徐嘉琪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模特兒/可愛寶寶彭芷涵
藉由指甲真的能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來說,寶寶的甲床是粉色的,指甲呈半透明樣,表面光滑。倘若寶寶的指甲呈杵狀貌,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指甲出現一層層的分裂狀,可能是缺乏營養所造成。寶寶還有哪些指甲異常情況呢?就由本文來為您詳細解說吧!
指甲的組成結構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指出,指甲和頭髮一樣都是由硬角質組成的,不同之處在於指甲的硬角質中間又有雙硫鍵,可增加指甲的硬度。正常指甲裡的水份僅佔7∼12%,若指甲水份過少(低於18%),指甲就會變得很乾、易脆;若水份過多(超過30%),指甲就會變軟,呈白色貌。
指甲的生長週期
從懷孕第9週開始,胎兒的指甲組織(甲母質)開始生長,到第15週可觀察到胎兒的指甲甲片持續往前生長,因此可看到新生兒的指甲是發育完整的。從指甲的生長速度上來看,一般成人的手指甲生長速度為每月長3.5mm,指甲整片換新約需半年時間。腳指甲的生長速度為每月長1.5mm,整片換新約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通常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和懷孕中的女性,指甲會生長得比較快。
觀察指甲留意特殊狀況
透過指甲可觀察一個人的健康狀態。一般幼兒的甲床是粉紅色的,指甲呈半透明樣,表面光滑,甲半月清晰明顯,且顏色和甲床比起來會稍微白一些。新生兒指甲的甲半月比較不明顯,部份寶寶剛出生時會有匙狀甲(指甲像湯匙的形狀往上翹,特別是大拇指)、杵狀甲(指甲角度朝下彎曲,且末梢指節似鳥嘴形)現象。匙狀甲通常隨著年齡越大而漸漸改善,若依舊持續有這種情形,則要注意是否有貧血症狀;杵狀甲通常是家族遺傳的表徵,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同樣會有這種情況,必須特別留意。另外,10歲以下的孩子指甲較脆弱,手部的拇指及大腳指容易出現一層層的分裂,推究原因多為喜歡吸吮手指、咬指甲、無法精準使用手部的力量(抓取硬物時使指甲受傷)、用到手的機會較多(例如:玩玩具)以及缺乏某些營養素(例如:鐵、鋅、鈣等),建議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H的食物(例如:蛋黃、豬肉、雞肉、黃豆、水果以及核果類等)。
嬰幼兒常見的指甲問題
u 灰指甲
u 系統遺傳疾病造成的指甲變化
u 皮膚病造成的指甲變化
u 嵌甲
u 甲溝炎
常見的13種指甲異常狀況
1. 灰指甲
若寶寶的指甲呈灰色,就要留意是否為黴菌感染。大部份的情況是患有香港腳,因香港腳大多沒有症狀,也不會搔癢,罹患後容易延誤治療,久而久之,指甲漸漸變成灰色。情況嚴重者還會有甲溝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發敗血症而死亡。通常寶寶罹患灰指甲多半是因為家中成員有香港腳或灰指甲而被傳染,建議發現後要及早就醫,避免症狀繼續惡化。
2. 指甲出現白色橫線
這種橫條白色線出現在指甲上約有1∼2mm寬。因生產過程對寶寶來說就是一種壓力,因此約九成的新生兒在2個月大時可發現指甲有這種情況。除了產程壓力,其餘多半是因為有重大身體不適或營養不良(缺乏鈣、蛋白質、維生素B3),造成指甲短暫停止生長所造成的。當重大疾病發生的當下(例如:發高燒、嚴重嘔吐等)並不會發現指甲上有橫白線,約過一至二個月它才會顯現出來。大一點的寶寶若指甲出現橫白線,代表數月前曾罹患過需要住院的重大疾病(例如:腸病毒),更嚴重者指甲甚至會斷裂(例如:腸病毒71型、克沙奇病毒等)。
3. 匙狀甲
O 正常變化(寶寶指甲生長的必經歷程)。
O 缺鐵性貧血、缺乏維生素B2、B3、C。
O 其他罕見系統疾病。
4. 杵狀甲
O 家族遺傳。
O 先天性心臟病。
O 缺碘。
5. 指甲表面凹陷
O 乾癬、溼疹引起。
O 異位性皮膚炎。
O 圓禿。
6. 軟甲(指甲軟、脆弱)
O 缺乏維生素A、B6、C、D。
O 低血鈣。
O 嚴重營養不良。
7. 甲床分離
O 缺鐵性貧血。
O 缺乏維生素B3。
O 細菌感染。
O 外傷。
O 頻繁接觸到水。 |
|
8. V型隆起
此種情況在嬰幼兒的指甲上相當常見。通常在指甲表面會出現朝中心收斂的隆起。引發原因目前未明,但長大後會自行改善。
9. 點狀白甲
O 外傷(例如:手指被壓傷)。
O 罕見遺傳疾病:每一隻指頭都出現白甲。
10. 線狀白甲
這種情形和前文所提到的橫白線的情況不太相同,橫白線是因指甲停止生長造成的,會有輕微凹陷貌,且在每一根手指頭上都可發現。而線狀白甲不影響指甲表面,只是顏色變白而已,常見原因為低血鈣及缺乏維生素B3。
11. 縱向黑甲症
此種指甲問題和膚色人種相關,最常見於黑人。0∼3歲的黑人約2.5%的人有黑甲症,超過50歲則將近96%的黑人都有,罹患率是隨著年紀而增加。除了黑色素活躍這項原因,也和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相關。
12. 指甲邊緣出現小脫皮
指甲邊緣出現脫皮或甚至有肉刺,通常是因過於乾燥、反覆潮濕乾燥循環、角質層代謝不正常或外傷導致。常見於有咬指甲習慣的孩子和經常做家事的女性。脫皮情況嚴重者可能是有免疫方面的疾病(例如:皮肌炎)。若發現有小脫皮或肉刺情形,切記不要隨意拉扯或用力扯斷,以免造成傷口流血甚至因感染導致甲溝炎。建議用指甲剪或小剪刀去除肉刺的游離端,並加強手部保護動作(例如:擦乳液保濕)。
副食品要適時添加,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
母乳雖富含豐沛營養,但隨著寶寶的成長,還是必須攝取其他食物以獲得各種營養素。倘若母乳寶寶超過6個月大都還沒有吃副食品,便很容易有缺鐵性貧血症狀。通常嬰幼兒的甲床呈粉色,缺鐵性貧血的寶寶甲床會比較蒼白,更嚴重者會有匙狀甲現象。
寶寶的指甲要定期修剪
小寶寶偶會出現咬手指或是將手放入嘴裡的動作,很容易就把病菌吃下肚,因此保持指甲的乾淨是相當重要的。建議照顧者替寶寶洗澡時,可用紗布巾擦拭指甲末端,將污垢擦拭掉。若發現有難清除的贓物,千萬不要以堅硬的針狀物試圖挖乾淨,如此非但無法清乾淨,還易造成甲床剝離,反而更易遭受細菌或黴菌感染。另外,寶寶的指甲同樣要定期修剪,針對小寶寶可選用市面上販售的寶寶專用指甲剪或是刀面呈圓弧狀(指甲邊緣會變得較為平滑)且側面有保護套的小剪刀(剪刀末端最好有圓弧保護設計),以免寶寶不小心抓傷自己或是亂抓物品造成指甲斷裂甚至流血。
徐嘉琪
學歷:中國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專科醫師
日本岐阜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訪問研究
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現任: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