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   

採訪撰文/翁昭鈺
諮詢/
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楊振銘
萬芳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 梁守蓉醫師
圖片/本刊資料室

經痛嚴重 下腹疼痛腫脹 甚至不孕 
如此的身體警訊 可能已讓你察覺不對勁 
巧克力囊腫和子宮肌瘤
是目前台灣女性的婦科常見疾病 
遺傳、環境、飲食因素
都可能讓你陷入得到腫瘤需開刀的恐慌中 
其實目前此兩大疾病 經過積極的治療 
並持之以恆的改變生活習慣 就無需再害怕!

Part 1 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又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長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異位」的意思就是不在正常的位置。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楊振銘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常發生在卵巢,起初只是點狀,然後逐漸「聚沙成塔」,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瘤,隨著每月的月經來潮,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也會於內部產生月經,造成經血堆積於卵巢腫瘤內,因內容物極像巧克力狀,故子宮內膜異位瘤又俗稱為「巧克力囊腫」。萬芳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梁守蓉醫師也說明,卵巢每個月排卵時會產生細胞變化,增生能力強的組織病變能力就會提高,故巧克力囊腫也會有惡性化的顧慮。

育齡女性為巧克力囊腫的好發族群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個常見的婦科疾病,梁守蓉醫師表示,25~35歲間沒生過小孩,或是晚生小孩的女性都是好發族群,每3~4人中就有一個。楊振銘醫師也說明:「如果月經週期間隔短、月經時間長較容易發作,女性得到巧克力囊腫的機率很高,若親屬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比正常人增加六倍多的機會」。而且隨著診斷技術增加及晚婚的原因,盛行率也越來越增加。

巧克力囊腫和吃巧克力絕對無關!
現代女性晚婚和晚生小孩的影響下,婦科相關的疾病也變多,不過目前對於巧克力囊腫的成因仍不是很清楚,楊振銘醫師提出了以下5種重要的可能機轉:

  1. 月經逆流:
    月經期間,經血經由輸卵管逆流至骨盆腔的器官,故子宮內膜異位症常發生於子宮壁、腹膜、卵巢、輸卵管、腸壁、膀胱壁等。

  2. 血液淋巴系統運送理論:
    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內膜腔的開口經由血管和淋巴管運送到較遠處的器官,例如肚臍、直腸、小腸或肺臟、淋巴結等部位,但並不常見。

  3. 自體免疫缺損理論:
    在腹腔之子宮內膜組織,一般會被體內白血球與淋巴球吞噬清除掉,但可能因免疫系統之異常,無法吸收過多的內膜組織,於是這些內膜組織就附著在其它組織,如卵巢、輸卵管、膀胱、結腸、子宮直腸凹陷等處增生。

  4. 腹腔內皮表層發生腹膜變性(coelomic metaplasia) 而成。

  5. 遺傳:
    通常有家族傾向,有家族史的女性得此病機率是一般女性的3倍左右,一等親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則得到的機率為一般人的7倍。

經痛、性交痛 顯而易見的症狀需留意
梁守蓉醫師表示,最常見症狀像是經痛、拉肚子(大便次數增加且軟)、頻尿、腰痠等,因此若家中有遺傳史,而這些狀況日益明顯,需尋求醫師的協助判斷。楊振銘醫師分析出以下6大 臨床症狀及併發症:

  • 經痛:
    經痛、性交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最主要症狀,大多數患者經痛越來越嚴重,而一般止痛藥可能會漸漸無效。

  • 性交疼痛:
    如發生此種情形會建議在性行為中女性採取上位的姿勢,可避免陰莖過度的插入,刺激子宮內膜的粘連及固定的子宮所造成的不適。

  • 手術疤痕組織週期性疼痛:
    剖腹產的傷口或是自然產的傷口,當月經來潮時,這些傷口上就會腫起一個很痛的瘤。

  • 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
    子宮內膜異位轉移侵犯到肺臟或鼻腔黏膜,因此月經來的時候就會流鼻血或咳血。

  • 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
    約10%~20%因荷爾蒙不平衡,子宮內膜腺體的增生,導致異常的出血。

  • 不孕症:
    約有30%~50%的比例會不孕,與子宮內膜異位症輕重度有關。

藥物?手術治療? 依狀況而定
在治療方面,可分成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方面,可依病患的狀況和治療目標來決定治療方法。梁守蓉醫師分析,如果您目前年輕,暫時還未有懷孕計畫,可先吃避孕藥讓子宮內膜不會增生太快,經血也會減少,但如果腫瘤大於5公分的話,則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您目前有計畫懷孕,可先嘗試是否能懷孕,因為巧克力囊腫發炎反應會產生毒素影響受孕,如果無法受孕需先接受不孕症治療;如果您已生完小孩,之後也無懷孕計畫,而又擔心之後產生病變的話,以手術治療是較好的方式。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方面,由於子宮內膜組織隨著月經週期而生長,故治療目標便是造成無月經,來達到抑制內膜組織生長的目的。楊振銘醫師說明,常用的藥物有黃體素、口服避孕藥、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一般而言,要達到完整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通常要持續4~6個月,在藥物治療期間,通常是不會懷孕,也不適合懷孕。一般治療時期宜在月經來第3-5天內開始,個別藥物治療之緩和症狀效果差不多,楊振銘醫師表示,約80-85%病人症狀能有改善,主要是對副作用的耐受度不同。
輕度:對於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適度的使用排卵藥物刺激排卵來增加受孕的機會,應是合適的選擇。
中度:由於常伴隨有不同程度的輸卵管卵巢沾黏,因此以腹腔鏡手術來清除這些沾黏,甚或子宮內膜異位瘤,的確是對增加懷孕率有一定的幫忙。  
重度:由於輸卵管卵巢常,受到嚴重程度的破壞,即使術後想自然懷孕的機會也不大,因此直接進入試管嬰兒應是最直接的方法。

手術治療
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瘤切除,是目前最標準的治療方式。楊振銘醫師特別提醒,對於腫瘤過大,沾黏太嚴重,或發生於泌尿道或胃腸道等部位的患者,則較不適於腹腔鏡手術,可採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手術是希望盡量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可用切除或電燒的方式來處理。對於仍然要計畫懷孕的患者,則要盡量保留卵巢和輸卵管的功能,並可於手術時,檢視輸卵管功能是否通暢,並盡量減少術後粘黏的發生。對於不想生育,且接近停經的婦女,則可考慮切除子宮和卵巢,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復發率高 追蹤檢查降低發生率 
子宮內膜異位症總是會再發的,梁守蓉醫師表示,復發率約為80~90%,因為有些異位侵入到腸子,很難完全清乾淨,因此可考慮術後使用抗雌性荷爾蒙藥物,來減少復發的機會,開完刀後兩年是黃金受孕期,懷孕也是避免復發的方式之一,又或者是打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都是降低復發率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方面,梁守蓉醫師也提出一些小撇步:

  • 如果是子宮後曲,建議可採取趴睡,讓經血流得方向較順,減少逆流。

  • 植物性荷爾蒙的食物不要吃,像是大豆異黃酮、黃豆、山藥、當歸等。

  • 吸菸、飲酒或咖啡飲用可能增加風險,而規律運動可降低風險。

 

 

 
(嬰兒與母親 401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