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100分的產檢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醫療中心產科主任 姜禮盟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蕭勝文
許世賓婦產科診所院長 許世賓
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部主任醫師 蔣富雄
參考資料╱《全方位孕婦保健手冊》,周輝政醫師等著,聯經出版
完善的產前檢查可以照顧好孕媽咪與胎兒兩人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也能預防與治療異常狀況,不過,做了半天,準爸媽可知道這些檢查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仔細地閱讀本文,讓您對產檢有基本與正確的了解,才能歡喜迎接寶寶的到來喔!
【初期產檢項目】(12週以前)
●孕媽咪的身體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醫療中心產科主任姜禮盟表示,健保共提供十次完全不需要支付部分負擔的檢查。在懷孕12週之前,通常是6-8週時,當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確認胎兒有心跳,就會為孕媽咪做基本檢查,並建立基本資料,這些基本檢查包括:孕媽咪的病史與身體狀況:包括孕媽咪的家庭病史、過去病史,懷孕後身體不適的狀況,以及身體的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甲狀腺、乳房、骨盆腔、胸部與腹部檢查。
在12週左右,孕媽咪需要再做抽血與其他例行的產檢
另外,驗血可檢查孕媽咪是否有傳染性疾病,以防傳染給寶寶。例如,梅毒或是愛滋病都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必須在懷孕初期做檢測並加以治療。
什麼樣的情形需要就醫?
在正常的情形下,孕媽咪約需進行十次產檢,不過假使發生下列狀況,可得馬上就醫檢查喔!
-
陰道出血,無論量的多寡
-
持續性或劇烈性的頭痛
-
持續性或嚴重的嘔吐
-
視力模糊
-
臉和手部浮腫
-
尿量明顯減少或小便時有疼痛的灼熱感
-
胎動停止或減少
-
突然發冷發熱
-
持續性或劇烈性的腹痛
-
陰道突然流出水(羊水)
●例行產檢項目與流程
醫師們表示,每一次的產檢,一定會測量孕媽咪的體重、血壓、做尿液檢查(測尿醣、尿蛋白),並確認胎兒心跳,每個醫院的檢查流程或許有所不同,但絕對少不了這些檢查項目。
量血壓、測尿蛋白的重要性
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部主任醫師蔣富雄表示,無論孕媽咪原本就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在懷孕之後產生這些疾病,對於母親與胎兒都容易有不良影響。而當患有高血壓的孕媽咪再合併有蛋白尿,以及上肢性水腫現象(臉部、手部水腫),就代表患有妊娠毒血症(子癇前症),這將會使孕媽咪與寶寶身陷危險,因此,孕媽咪可別小看了量體重、血壓、驗尿(測尿醣與尿蛋白)的重要性喔!
約懷孕12週發孕婦健康手冊
孕婦健康手冊是孕媽咪做產檢時必備的東西,手冊內可以記錄十次產檢結果,同時也有各種產檢項目,以及簡單的孕產知識可供參考。醫師們表示,孕媽咪產檢時應隨身攜帶孕婦健康手冊,讓醫護人員登錄詳細的檢查結果,另外,若是孕媽咪要轉診或是改換產檢醫院時,孕婦手冊上詳細的紀錄也可以協助接手的醫師了解孕媽咪之前的產檢狀況。(摘錄自嬰兒與母親2004年4月份文章)
至於手冊何時發放,每家醫院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在7、8週時胎兒有心跳後就發放,有的則是等到媽咪進入懷孕穩定期,也就是12週以後才發放。
【胎兒異常篩檢】(12-24週)
12週以後,胎盤發育成熟,開始進入懷孕的穩定期,另一方面,寶寶大部分的器官外表與構造也都發育完成,這個時候檢查寶寶的健康狀況正是時候。
目前的檢查內容大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檢驗胎兒染色體是否有異常,其中最為人所關注的異常就是唐氏症。染色體是否有異主要是由羊膜穿刺術或是絨毛膜取樣來確認。若孕媽咪屬於胎兒染色體可能異常的高危險群,通常會建議直接施作上述檢查,但其他的孕媽咪則是先接受篩檢,測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高低,假使異常機率很高就需要進一步進行羊膜穿刺術。
另外一種檢查方式是透過超音波檢測胎兒的器官、血管等構造是否正常。通常會先以2D超音波作大體上的篩檢,如果發現有異常,則再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誰是高危險群媽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醫療中心產科主任姜禮盟指出,高危險群媽咪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容易生出胎兒異常的媽咪,另外則是本身有疾病、併發症或是容易接觸到危險,因而影響到胎兒的媽咪。前者包括曾生過畸胎、死胎、34歲以上,家族有基因或是染色體異常者;後者則是有內科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媽咪,更廣義地來講,容易接觸到感染源(例如細菌)、容易受傷、肥胖以及體格較為矮小的媽咪也算是這類高危險群。除了這兩種之外,假使醫師在產檢中發現胎兒有生長遲緩、過大或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異常等,那麼孕媽咪也會被列入高危險群。
為什麼要此時作胎兒異常篩檢?
姜禮盟醫師表示,就型態上來說,胎兒的器官約在20-22週時大致發育成形,而胎兒大小也可在超音波之下看到全貌,因此通常會在此時利用超音波做詳細的檢查。而抽取羊水檢測染色體是否有異常,則須在懷孕16週以後,這是因為此時羊水量較多,透過超音波抽取羊水,較不會影響胎兒,且此時羊水中的活性細胞較多,細胞培養成功率較高,有利於進行羊水的分析。另外,目前優生保健法規定,人工流產手術應在24週前進行,因此必須在24週之前盡可能地完成胎兒健康的篩檢。
-
母血唐氏症篩檢
-
初期組合式唐氏症篩檢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檢測
-
羊膜穿刺術
-
絨毛膜取樣
-
超音波檢查
產檢可以檢查出所有異常嗎?
蔣富雄與許世賓醫師表示,儘管血液分析、超音波以及抽取羊水可以檢查胎兒是否有異常,但檢測率卻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超音波的使用上有其侷限,而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也會影響診斷結果,再者,超音波只能檢查出器官構造上的異常;而血液檢查則是檢測最有可能發生或是重大的疾病,不可能檢查每一種疾病,因為這樣會導致檢查成本太高。
即便胎兒的染色體均正常,也不代表寶寶出生後就一切正常,例如,自閉症、部分心智障礙等疾病的染色體都是正常的;也有很多疾病必須等到寶寶出生後才會發現,例如器官功能的異常、新生兒溶血性貧血、不明顯的心臟異常、生殖器異常等疾病。不過,孕媽咪也不必為此過於擔心,因為在重重的檢驗之下,通常都能檢測出重大的胎兒異常,而有些細微的異常狀況也不需要中止妊娠。
【孕期併發症與傳染病預防】(24-36週)
從此時開始到32週為止,約一個月進行一次產檢。從32週起到36週,孕媽咪約需兩週作一次產檢。
產檢除了要了解胎兒是否有異常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檢測孕媽咪是否有因懷孕而起的疾病(併發症)?是否有會傳染給胎兒的疾病?有些併發症或是傳染病有可能會危及胎兒與媽咪的生命,因此在產檢時對這些疾病或是併發症的掌握與治療相當重要。
●糖尿病篩檢
●傳染疾病篩檢
【生產前的準備】(36-40週)
此時接近生產期,約每週一次做產檢。
蔣富雄醫師表示,此時需要做內診,看子宮頸的開口大小、胎頭是否下降、評估骨盆腔大小,預估孕婦的生產狀況等。另外,此時也需注意胎兒大小,注意是否有胎兒過大或過小的狀況,姜禮盟醫師表示胎兒大小的正常範圍約在2600-3800公克之間。
做好產檢小秘訣
醫師們均表示,孕媽咪應詳盡地告知孕期中所有的不適狀況,無論不舒服的程度大或小,或是任何異常現象,以及孕媽咪的任何疑問,都可以告知並詢問醫師,不過,孕媽咪往往會忘記很多細節,這時該怎麼辦呢?
許世賓醫師建議媽咪將孕期中發生的狀況或是疑問紀錄下來,等到做產檢的時候就能逐項請教醫師,不會有遺漏。當然,孕媽咪們可別忘了攜帶衛生署透過醫院發放的孕婦手冊,把每一次產檢的結果詳實紀錄下來!
另外,許世賓醫師也表示,孕媽咪一定要定時做產檢,他表示,懷第一胎的媽咪通常會按時做產檢,但是懷第二胎的媽咪反而容易忽略定時做產檢!
結語
正如醫師們所言,產檢是一種預防醫學,做好完善的產檢,可以減少孕媽咪的併發症,並確保胎兒的健康,以及增加胎兒的存活率。因此,老話一句:找到自己信任的醫師並按時做產檢,同時注意身體的各種變化,好讓自己與寶寶歡喜迎接產期的來臨喔!
|